梅花九首次高青邱韵(其九)

铅华漂净畏人知,无限芳心赠一枝。

虚白西楼空照影,小红南豆寄相思。

铜龙塞笛怀归夜,玉燕宫钗袅恨时。

记取风帘消瘦处,莫教悽绝柏梁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首句“铅华漂净畏人知”,描绘了梅花在雪中独立的姿态,不求人知,自洁自守,隐含着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接着“无限芳心赠一枝”一句,将梅花拟人化,赋予它情感,表达诗人愿意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梅花之上,传递给远方的友人或思念之人。

“虚白西楼空照影,小红南豆寄相思”两句,通过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诗人所在的西楼空寂,只有梅花的影子相伴;另一方面,南豆(红豆)作为相思的象征,寄寓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也表达了他对爱情或友情的深切渴望。

“铜龙塞笛怀归夜,玉燕宫钗袅恨时”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铜龙塞笛”和“玉燕宫钗”这两个意象,分别代表了边塞的思乡之情和宫廷的离愁别绪,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尤其是“怀归夜”和“袅恨时”的使用,使得情感更加细腻而深沉。

最后,“记取风帘消瘦处,莫教悽绝柏梁诗”两句,提醒读者记住梅花在风中消瘦的景象,不要让这种凄凉的情景如同古代的柏梁诗一样,成为无法忘怀的记忆。这里不仅是对梅花命运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情感的寄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其一)

难得江妃春恨消,长门日日长愁苗。

君王若喻楼东意,莫遣珍珠慰寂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其二)

中洲写影月昏黄,吹罢参差两渺茫。

剩有清愁寄修竹,只应珠泪满潇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其三)

当年和靖托良谋,大好湖山占上游。

秾李夭桃争后起,任凭经过不回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其四)

绮窗别后换春晖,两载花时意绪违。

花若能言还太息,陇头风雪未曾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