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今年全未作梅诗,与向花边浪品题。
不分雪霜摧剥尽,尚须天日照临之。
静看冷蕊无人会,閒绕孤根只自知。
犹有幽禽解鸣舞,为予酬酢殆移时。
这首诗《梅(其二)》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梅花独特品质的赞美。
首联“今年全未作梅诗,与向花边浪品题”,诗人自谦今年未曾创作关于梅花的诗歌,只是随意地在花前品评,流露出一种不拘泥于形式的洒脱态度。
颔联“不分雪霜摧剥尽,尚须天日照临之”,描绘了梅花在严冬中不畏风霜,依然绽放的坚韧形象。即使经历了风雪的摧残,仍然需要阳光的照耀,展现出梅花生命力的顽强。
颈联“静看冷蕊无人会,闲绕孤根只自知”,通过“冷蕊”和“孤根”的描绘,突出了梅花在寒冷季节中的孤独与寂寞,但诗人却能静心欣赏,表现出对梅花独特魅力的理解与欣赏。
尾联“犹有幽禽解鸣舞,为予酬酢殆移时”,诗人发现有鸟儿在梅花间鸣叫起舞,仿佛在为他伴奏,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即使面对困难与孤独,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乐观。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肯同桃李强搀春,自占空山野水滨。
老气却因高树得,清姿不待数花新。
本来澹泊难从俗,纵入纷华亦绝尘。
最爱夜深霜重处,冷风吹起月精神。
山间梅已十分开,只欠襟怀与酒杯。
细玩芳条珠错落,远迷高树雪培堆。
喧迎晓日艳争发,寒度晚风香自来。
安得幽人同一醉,长吟花底重徘徊。
繁花高树最宜晴,细雨横枝亦奈阴。
色薄半开都有态,香浓初谢转伤情。
水边却恨无多子,山嘴尤怜太瘦生。
驿使折来春信早,单于吹罢角声清。
腊后春归草木初,谁知芳树绕吾庐。
风前有恨香仍远,月下无人影自虚。
可是酒杯能慰藉,尚须诗句与消除。
西湖东阁今何似,愁绝飞花过眼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