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有感

顾陆风流几夕阳,桑畴麦陇自凄凉。

山从地尽云垂海,水共天浮日射洋。

门卒何年隐吴市,啬夫当日爱桐乡。

蚁封未敢誇荣策,芳草无人且自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顾陆家族的风采在多少个夕阳下流转,田野间的桑树和麦田显得格外凄清。
山峦消失在地平线下,云朵低垂如同海面,水面与天空相接,阳光照射在广阔的海洋上。
守门人何时隐居在吴市之中,当年的官吏却深深爱着桐乡。
即使没有显赫的功绩,蚂蚁的巢穴也无需夸耀,芳草独自茂盛无人欣赏。

注释

顾陆:指顾陆家族,古代名门望族。
凄凉:冷清、寂寞。
地尽:地平线尽头。
云垂海:云层低垂如海面。
吴市:古代吴地的城市。
啬夫:古代管理财务的小官。
桐乡:地名,可能有特殊意义。
蚁封:蚂蚁的巢穴,比喻微小的成就。
无人:没有观赏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楼所见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句“顾陆风流几夕阳”暗示了时光流逝,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如同顾陆二人的风流逸事在夕阳下显得苍老。"桑畴麦陇自凄凉"进一步渲染了田园景色的寂寥,田间的桑树和麦田在夕阳下显得凄清。

接下来两句“山从地尽云垂海,水共天浮日射洋”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山峦与云海相连,江水与天空相接,日光照耀在广阔的海洋上,画面宏大而深远。然而,这些美景并未消解诗人的孤独感,他想起了历史人物,“门卒何年隐吴市,啬夫当日爱桐乡”,暗指那些曾经的人们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最后两句“蚁封未敢誇荣策,芳草无人且自芳”表达了诗人对个人荣华的淡泊态度,即使身处平凡,也不愿过分追求显赫,而是欣赏自然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整首诗以景寓情,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悟,体现了宋人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风范。

收录诗词(61)

黄文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桥图

翔龙下卷江东土,孙郎初得桥家女。

桥家本自重曹瞒,只鸡斗酒空酸楚。

衿情正用留阿瑜,尚得人前称肺腑。

百年王气竟销沉,妙写丹青娇欲语。

香闺搦管记何书,并蒂芙蓉按花谱。

那知不是未嫁时,本末无从勘彤史。

词人多事管闲愁,铜雀纷纷底歌舞。

尽强被发向黄垆,只与东阿传洛浦。

形式: 古风

上天池寺(其二)

始从平地望,宛在九霄中。

不意身能到,平生心并空。

江淮通好雨,日月会刚风。

三伏凉如水,蟠拿想白龙。

形式: 五言律诗

长歌行

君不见游尘着空生九州,人其中间悬两眸。

杨花化萍无根蒂,风消水长东西流。

红南下湿人易老,过尽岁年还草草。

长留白日照人间,榆柳浮生转枯槁。

毬纹带绕千花黄,青娥攒眉眉细长。

莫言一尊千万寿,乃翁身命属渠手。

长安城中鬼笑人,水底纸钱能不朽。

今人不见古人心,古人不见今人事。

天上若无长生人,即是古人都尽死。

金凫银雁满江湖,神光夜夜开黄垆。

年经月纬三百卷,平生欲作何人书。

古人去去留不得,我些古人三太息。

今人莫诧山石牢,更后十年人不识。

形式: 古风

冬郊

冬郊见初晴,空林夕阳软。

归牛无人驱,欲涉行转缓。

新藁明屋山,失喜鹊争唤。

绝胜门外人,流冗及岁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