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慈寺观君俞旧题

松院前年到,同君共五人。

今来观旧迹,君已是前身。

遽掩千秋夜,空伤两岁春。

向风无可语,泪洒壁间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去年来到这松院,当时有你我五人同行。
今日再来寻访旧地,你已化身为往昔的影子。
匆匆掩去了千年的夜晚,徒然感伤过去的两个春天。
对着风儿无言可诉,只能让泪水洒在墙壁的尘埃中。

注释

松院:指代一个古老的庭院。
前年:指过去的一段时间。
君:古代对人的尊称,这里指朋友。
共五人:指包括诗人在内的五个人。
旧迹:过去的遗迹或痕迹。
前身:此处比喻过去的自己或友人。
遽掩:突然关闭或结束。
千秋夜:漫长的岁月。
两岁春:过去的两年。
向风:对着风,象征无常或自然。
无可语:无话可说,内心深处的感慨。
泪洒:流泪洒落。
壁间尘:墙壁上的尘埃,象征历史的沉淀。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松院前年到,同君共五人”说明了一段美好的往事,诗人与朋友们在松院共同度过了一段时光,而现在却只剩下诗人一人再次回到这个地方,去寻找那些已经逝去的旧迹。这不仅是对空间的追忆,更是对时间的反思。

“君已是前身”一句,表明那个朋友已经不在了,或者改变了,让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伤。接着,“遽掩千秋夜,空伤两岁春”则是对那逝去岁月的深深缅怀,千年夜晚的寂静与两岁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尽哀伤。

最后,“向风无可语,泪洒壁间尘”则是诗人的悲凉心情,无言以对,只能将泪水洒在墙上的尘土之中。这不仅是对失去的朋友和美好的时光的怀念,更是一种人生无常、物是人非的深刻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时间流逝以及生命脆弱的深切感受。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兴德寺逢张居士

扫叶开新径,携瓶汲晓泉。

偶逢岩下客,来问室中禅。

鸟去空还寂,薪穷火自传。

四方行已遍,归老旧林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再过方山驿

春过方山驿,依然柳色新。

昔游尝弭节,旧记已埋尘。

往岁雠书客,新恩守土臣。

南来心不竞,时羡北归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再和叔弼暑饮

古制虽存事一新,奇峰时作火云升。

凭风高栋能虚爽,欲雨炎天故郁蒸。

适意浮沉多野果,热中咀嚼喜清冰。

别裁伪体亲风雅,若比阴铿岂敢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吊朱给事

筮仕西州佐邑时,高才不厌簿书卑。

清修与众初难合,真节当朝晚始知。

谏苑尘埃多旧藁,佛宫粉绘有生祠。

与君家世重重契,祖奠灵车涕满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