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怀古

行役宛叶间,路入昆阳城。

滍水抱城左,荡漾东南溟。

川源入四顾,盘互多冈陵。

城颓削悬崖,草深恶鸱鸣。

嗟尔一抔土,当此百万兵。

莽图十九年,聚此天为坑。

王者况不死,千骑惊龙腾。

汉业兆丰沛,赤符此中兴。

创复两不易,山川贲雄名。

东南遥相望,盘盘两神京。

千年事云散,草木含威灵。

野人无所知,城边事春耕。

扶犁上废垒,陇亩纵复横。

只应怀古士,千古怆馀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昆阳怀古》由元代诗人王磐创作,通过对昆阳城的描绘与历史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战争与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行役宛叶间,路入昆阳城”,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宛叶之间,最终踏入昆阳城的情景,引出对历史的回顾。接着,“滍水抱城左,荡漾东南溟”以滍水环绕城池,波光粼粼,象征着历史的深远与广阔。

“川源入四顾,盘互多冈陵”则描绘了四周山脉连绵,河流蜿蜒的自然景观,暗示着昆阳城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城颓削悬崖,草深恶鸱鸣”则通过描述城墙的残破和荒凉的景象,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沧桑。

“嗟尔一抔土,当此百万兵”一句,诗人感叹于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的百万士兵的战斗,将个人情感融入历史的宏大叙事之中。“莽图十九年,聚此天为坑”则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规模与破坏力,将昆阳之战的历史背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王者况不死,千骑惊龙腾”表达了对战争中君主与士兵命运的思考,以及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恐惧与震撼的描绘。“汉业兆丰沛,赤符此中兴”则提到了汉朝的兴起,暗示了昆阳之战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创复两不易,山川贲雄名”强调了历史的连续性与山川对于历史人物的纪念作用。“东南遥相望,盘盘两神京”则将昆阳与另一座京城相对比,体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千年事云散,草木含威灵。野人无所知,城边事春耕。扶犁上废垒,陇亩纵复横。只应怀古士,千古怆馀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遗忘,以及普通人对历史的无知,但仍然在城边进行着春耕,生活如常。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哀思,只有那些怀古之人,才能感受到历史的余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昆阳之战及其历史意义的深刻理解与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3)

王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尧帝庙

上古元气淳以腴,群圣既出如传胪。

高辛登天帝挚痡,爰有真人起参墟。

黄收纯衣握帝符,马如白练彤云车。

璇玑玉衡拟天枢,七政循轨万物舒。

耕田凿井人自娱,帝力于我何有诸。

千秋万古仰范模,皎如白日临天衢。

川流山峙雨露濡,圣人德泽何时枯。

□□汉北声教俱,矧兹河汾其故都。

邦人誇耀荣乡闾,遗庙世守无代无。

迁新去故奠神居,道人精诚与神孚。

觚棱金碧凌空虚,采椽土阶与古殊。

岁时香火喧笙竽,神兮归来驻銮舆,祐我圣祚窥皇图。

形式: 古风

送尚书柴庄卿出使安南

单车奉使柴尚书,龙潭虎穴坦如途。

丹青明著使外国,不减汉朝张与苏。

共山李生有志谋,乐执鞭弭同驰驱。

但愿皇恩弥宇宙,不须珍异输天都。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寿王学士秋涧七十

早岁声华便轶群,学优不辍向来勤。

两宫垂顾逢千载,三世读书萃一门。

兰省柏台留谠论,玉堂金马焕雄文。

平头七十无多贺,会见诸孙子又孙。

形式: 七言律诗

羽林行

银鞍白马鸣玉珂,风花三月燕支坡。

侍中女夫领军事,黄金买断青楼歌。

少年羽林出名字,随从武皇偏得意。

当时事少游幸多,御马御衣尝得赐。

年年春水复秋山,风毛雨血金莲川。

归来宴贺满宫醉,山呼摇动东南天。

明昌太和承平久,北人岁献蒲萄酒。

一声长啸四海空,繁华事往空回首。

悬瓠月落城上墙,天子死不为降王。

羽林零落只君在,白头辛苦趋路旁。

腰无长剑手无鎗,欲语前事涕满裳。

洛阳城下岁垂暮,秋风秋气伤金疮。

龙门流出伊河水,北望临潢八千里。

蔡州新起髑髅台,只合当年抱君死。

君家父兄健如虎,一旦仓皇变为鼠。

锦衣新贵见莫嗤,得时失时今又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