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瘴疠过庚伏,庶几其少瘳。
甘心忍残暑,指日是清秋。
汴水他年别,郴江此日留。
如何理归梦,只见岭南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寺居时对季节变换与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瘴疠过庚伏,庶几其少瘳”点明了时令的变化,庚伏之后,希望疾病有所缓解,表达了对健康恢复的期待。接着,“甘心忍残暑,指日是清秋”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酷暑的坚韧态度,同时对即将到来的凉爽秋天充满期待。
“汴水他年别,郴江此日留”则通过对比两地的离别与停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以及当前处境的感慨。最后,“如何理归梦,只见岭南州”一句,以归梦和岭南州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于回归故土的渴望,以及现实中难以实现这一愿望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季节变化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宋诗中常见的哲理与情感交融的特点。
不详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因循过岭表,忽复到湖南。
气力浑非旧,情怀老不堪。
无钱供痛饮,因病废清谈。
尚有寻书僻,穷搜未免贪。
中原是何处,敢道几时回。
一夏无书读,经时畏贼来。
老松犹偃蹇,病鹤久摧颓。
莫怪论兵少,吾今心已灰。
披沙拣金勤乃见,读书何止须百遍。
如君心期已不凡,况有长兵可鏖战。
一寒湿薪薰病目,君但读书声彻屋。
僧房夜永灯火足,更肯襆被来同宿。
五年避地走穷荒,岭海江湖半是乡。
欢喜闻君俱趣召,衰颓如我合深藏。
晓寒已静千山瘴,宿雾先吞万瓦霜。
日日江头望行李,几回驱马度浮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