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前见兰花

兰丛才一干,独向腊前开。

托荫偏宜竹,先春不让梅。

韵从幽处见,香自静中来。

便欲纫芳佩,灵均唤不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戴炳所作的《腊前见兰花》,以兰花为题,描绘了其在寒冬腊月的独特绽放景象,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展现了兰花高洁脱俗的气质。

首句“兰丛才一干,独向腊前开”,描绘了兰花在一片绿丛中,独自在腊月之前绽放的情景,突出了兰花的与众不同和早春的先兆。接着,“托荫偏宜竹”一句,通过兰花与竹子的搭配,表现了两者之间相得益彰的关系,暗示了兰花的坚韧与清雅。而“先春不让梅”则将兰花与梅花进行对比,强调了兰花在冬末春初时的独特地位,显示了其不畏严寒、独立开放的品格。

“韵从幽处见,香自静中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兰花的特质。兰花的韵味并非显而易见,而是需要在幽静之处细细品味;它的香气也并非喧嚣而来,而是从宁静之中自然散发。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见”和“来”的动词,不仅描绘了兰花的内在美和外在香,也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独特魅力的深刻感悟。

最后,“便欲纫芳佩,灵均唤不回”表达了诗人想要将兰花的芳香制成佩饰,以纪念和赞美兰花的精神,但又感叹于这种美好难以完全捕捉和表达。这里引用了屈原(字灵均)的故事,暗喻兰花如同屈原般高洁不屈,表达了对兰花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和精神之高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敬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收录诗词(136)

戴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安居

安居元自好,春昼更迟迟。

雪涌煎茶鼎,云生浴砚池。

栽荷填废沼,移竹补疏篱。

犹有闲光景,攲眠续旧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屏翁咏梅

芳信基花事,东君思亦奇。

横枝疏蓓蕾,半树老丰姿。

心共寒霜苦,香惟夜月知。

最怜清梦觉,疏影竹窗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屏翁观梅

晓寒篱落外,一见一番新。

唤觉群芳梦,先钟万古春。

冷香宜醉寝,真色任烟邻。

更喜连朝雪,飞花为辟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项宜父涉趣园

四面山回合,中间百亩畦。

入门惟见竹,绕屋半栽梅。

果熟霜前树,鱼肥雨后溪。

秋来饶景物,斟酌费诗材。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