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丛台绝句》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王庭筠所作,通过“猛拍阑干问兴废,野花啼鸟不应人”这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深沉思考与感慨。
首句“猛拍阑干问兴废”,以强烈的动作——猛拍栏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强烈关注和深深的追问。这里的“兴废”二字,既指历史上的兴盛与衰败,也暗含了对当前社会现状的反思。诗人似乎在向过往的历史发出质问,表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次句“野花啼鸟不应人”,则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野花随风摇曳,啼鸟声声,但它们似乎并未察觉到有人在询问历史的兴衰。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界的无声,更象征着历史的沉默,以及人类在面对宏大历史时的渺小感。诗人通过这一场景,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对话、与历史对话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对于历史真相的探寻往往难以得到直接回应的现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历史与现实、个人与时代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熟虑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