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

闻说聊城箭,曾传燕将书。

孤危忠乃见,反覆志安居。

但计奇功就,终成霸业馀。

未因蹈东海,国士岂关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釚的《聊城》描绘了一段历史典故。"闻说聊城箭,曾传燕将书",开篇以传说中的聊城之战为引子,提及了燕将的英勇事迹。"孤危忠乃见,反覆志安居",诗人赞美了在危难之际展现出忠诚的人,即使处境艰难,其内心依然坚定如初,志在保家卫国。

"但计奇功就,终成霸业馀",进一步强调了这位燕将在关键时刻立下奇功,奠定了霸业的基础。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借此事表达了更深的寓意:"未因蹈东海,国士岂关渠",意思是真正的英雄并不拘泥于个人的成败,他们的忠诚和才智关乎国家和人民。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扬了古代将领的英勇与忠诚,也寓含了对高尚品德的推崇,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史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78)

徐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权贵,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游历所至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 字:电发
  • 号:虹亭
  • 籍贯:吴江(今属江苏苏州)
  • 生卒年:qiú )(1636~1708

相关古诗词

送侯大年还江南

黄沙吹风暗京国,行子对面不相识。

踯躅难寻故旧欢,终日城南望城北。

忽逢侯生市上来,驻马相携饮百杯。

十年倾倒足怀抱,长沙富贵何有哉。

怒马高车去如驶,五侯七贵今如此。

落拓谁留一布衣,羁栖且共居萧寺。

萧寺论诗昼掩门,每当风雨坐朝昏。

一饭未曾遇知己,何况当年国士恩。

余昨偶从山东来,君今又向山东去。

回首方思泰岱云,别离无那燕台树。

燕台树下泪如线,此行羡子归乡县。

阁上如逢扬子云,道余挟策犹贫贱。

形式: 古风

慈仁寺双松歌

我昔曾游泰岱间,秦松汉柏相追攀。

霜皮剥落几千载,雷雨昼黑垂空山。

我今走马慈仁寺,便欲追寻怜好事。

金元遗迹双树存,未知何人始位置。

天鹅驾风正北来,虬龙倒影拂苍苔。

白日沈沈不照地,静闻竽籁犹悲哀。

长安栋梁尽材杰,独尔嶙峋冻欲裂。

惨澹虽遭风雪欺,槎牙不受烟霜折。

吁嗟此松何拳局,岂逐疏顽死岩谷。

安得商山四老翁,长歌与汝《紫芝曲》。

形式: 古风

题方邵村画青藤古坞图

第六桥头花正飞,云居洞口莺乱啼。

晶帘如水展图画,青藤䆗窱蚴蟉垂。

千曲盘拿罥石骨。会稽曾种田水月。

冶湄主人复好奇,烟霞自抱龙蛇窟。

十年结屋恒山巅,青羊白鹤时周旋。

一朝献策挟手板,双凫忽坠西湖边。

薜荔含颦山鬼啸,陶公谢客称同调。

夜月弹琴玉树凉,相羊直欲凌壶峤。

自言此图貌故山,松花落尽藤萝斑。

龙眠妙手今周昉,细皴巨劈摹荆关。

吁嗟方干旧是神仙姿,鸣珂曳组黄金墀。

玉河烟树春如梦,游戏人间称画师。

青藤冶湄好风格,尤喜雄谈兼岸帻。

茑月松阴少闭关,柏台兰省终前席。

我家南州旧草堂,兔葵燕麦俱荒凉。

何当从君乞数行,竟须归种洞庭傍。

形式: 古风

归太仆祠堂歌

千古文章叹薪积,腐迁班掾争辟易。

倔强简傲岂无才,欧柳曾王中绳尺。

百馀年来归震川,遗经自抱荒江边。

琅琊济南互支拄,馀子碌碌纷眼前。

甫里先生是吾师,论文得失寸心知。

披榛逆旅扪遗迹,瓣香遥掷傍人嗤。

此事微茫已十载,瓦砾霜浓犹不改。

黄州学士今最贤,建植华堂发深慨。

雪滩钓叟持相闻,意气难随宿草堙。

请看奇士侯芭识,那可悠悠与俗论。

太息风烟回钜鹿,绝巘茅斋蔽荒竹。

寂寞娄江一片云,年年飞傍太行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