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赵簿景平二首(其一)

明道新坟草已春,遗风犹得见门人。

定知鲁国衣冠异,尽戴林宗折角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春天里,明道先生的新坟上草木茂盛。
他的遗风仍然能从他的弟子们身上看到。

注释

明道:指明朝道,可能是一位历史人物或学者。
新坟:新建的坟墓,表示时间不久。
草已春:春天的草木繁茂。
遗风:遗留下来的风尚或教诲。
门人:弟子或追随者。
鲁国:古代诸侯国,这里可能代指儒家文化影响之地。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象征文化传统。
异:不同寻常,这里指有特色。
林宗:可能指林宗(如东汉的林虑县令林宗),或者代指明道先生。
折角巾:古代的一种头巾,表示朴素的士人装束。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耒所作,名为《赠赵簿景平二首(其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品行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明道新坟草已春”,开篇即以明显的道路、新建的坟墓及春天的草木作为背景,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这里所谓的“明道”和“新坟”,或许指的是某位贤达之人的墓地,其周围环境在春季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遗风犹得见门人”,诗人通过对先人遗风的感叹,表明他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记忆。这里的“遗风”指的是前人的美德或精神,而“门人”则是指守护这些传统的人。

“定知鲁国衣冠异”,这一句中,“定知”表达了诗人对某种事物的确信与肯定。而“鲁国衣冠异”则是说鲁国(古代的地区名,今山东省境内)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承在当时是独特而显著的。

“尽戴林宗折角巾”,这一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于友人的赞赏。这里的“尽戴”可能是指所有的人都佩戴着,“林宗”或许是某位贤达之人的姓氏,而“折角巾”则是一个特定的装饰物品,或许是一种象征性的标志,代表了某种身份、地位或者文化认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行为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传统美德的尊重,以及对友人之贤达的赞誉。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赠圆明老

一粥一斋年已老,千经万论不留心。

菩提本自非言说,默默知师得更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赠铁牌道者

微官待旦亦朝天,赖尔绝胜钟鼓传。

举世昏冥竟难警,怜君常负五更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蹇驴

骥伏盐车饥不行,疲牛与尔饱平生。

子荆自是佳公子,亦向人前作汝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鵁鶄

败荷枯苇一方池,溪上鵁鶄坐得知。

何事月寒风露下,挛拳孤影在风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