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孙秦州

十年幕府领旌麾,事半前人此复稀。

元帅诗书真用武,小戎车甲岂无衣。

胡兵候月麒麟斗,汉马乘秋苜蓿肥。

自失阴山常恸哭,更闻消息向金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寄孙秦州》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孙秦州的深切关怀与敬意。

首联“十年幕府领旌麾,事半前人此复稀。”开篇即以“十年幕府”描绘了孙秦州在军政领域的卓越成就,他不仅身居高位,还能够独当一面,处理繁杂事务,这在古代是极为罕见的。这里“事半前人此复稀”则表达了对孙秦州超越前人的高度评价,暗示其在治理和军事才能上的非凡表现。

颔联“元帅诗书真用武,小戎车甲岂无衣。”进一步赞扬了孙秦州不仅在武力上有所建树,更是在文化修养上有着深厚的底蕴。这里的“元帅诗书”既指其军事才能,也暗含其文学素养,“小戎车甲岂无衣”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孙秦州在装备物资方面的充足准备,显示其对军队后勤的重视与管理能力。

颈联“胡兵候月麒麟斗,汉马乘秋苜蓿肥。”转而描绘了一幅边疆战场的壮丽景象。胡兵在月圆之夜进行激烈的战斗,而汉马则在秋天的苜蓿地里茁壮成长,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孙秦州所领导的军队在边防前线的英勇与坚韧。这一联通过对比,既赞美了敌方的勇猛,也突出了我方军队的强大与准备充分。

尾联“自失阴山常恸哭,更闻消息向金微。”表达了诗人对孙秦州的深切关怀与担忧。阴山作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其失守对于国家而言是巨大的损失,诗人因此而感到痛心。同时,诗人期待着从金微(可能指边疆或北方地区)传来的好消息,体现了对孙秦州及其军队安全的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孙秦州在军事、文化、后勤等多个方面的全面赞誉,以及对其在边疆战事中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边防安全的高度关注。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王泰州

粒食由来不愿馀,云飞自愧羽翰孤。

已同白首滞三署,却羡青郊授一夫。

出守故人犹虎竹,相忘吾道亦江湖。

秋来卧阁知何事,铃索生尘狱有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乔左藏自太常博士除知施州

志士变衣非变性,丈夫能勇亦能言。

东郊不顾田二顷,爱子欢然弓两鞬。

黔水犀牛群解鸩,峡山猱子躁欺猿。

蛮溪未足纡长策,会使天骄祭北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王汝州

读易绝编经获麟,廷臣推汝老成人。

宦游独怪乌衣晚,吏隐何妨青绶新。

风穴不应长啸虎,汤泉宁复为煎薪。

高斋有胜宣城处,三十六峰为近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九月十日赵令园饯送王汝州汝州留诗二篇次韵(其一)

华发悲秋复送行,茂林修竹若为情。

菊花节去香犹在,桑落寒来色更清。

赵魏优贤常不欲,春秋知我亦空名。

别离何必皆千里,分手如今越与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