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亩春耕

朝驱白牛出,暮驱白牛返。

田中雨初晴,常恐东作晚。

晨耕陇云直,春灌流泉煖。

沮溺胡为劳,庞公太偃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人在春天耕作的场景,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气息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朝驱白牛出,暮驱白牛返。” 开篇即以“白牛”作为农事活动的象征,形象地展现了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白牛在古代农业社会中是勤劳与力量的代表,诗人通过这一意象,既表现了农人的辛勤劳作,也体现了他们与土地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田中雨初晴,常恐东作晚。” 雨后的田野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但农人却担心播种的时间可能已经延误,表达了他们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和对丰收的渴望。这种对时间的紧迫感,反映了农事活动与自然节律的紧密联系,以及农民对大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晨耕陇云直,春灌流泉煖。” 描述了清晨耕作的情景,陇云直指的是田间的云雾在阳光照耀下形成的清晰线条,象征着农事活动的有序进行。春灌则是春季灌溉农田,利用温暖的泉水滋润土地,促进作物生长。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农事活动的细节,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劳动成果的期待。

“沮溺胡为劳,庞公太偃蹇。” 最后两句借用了古代隐士沮溺和庞公的故事,表达了对农人辛勤劳作的感慨。沮溺和庞公都是不愿为官、选择隐居山林的隐士,这里诗人似乎在反思农人的劳碌是否值得,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样的对比,既是对农人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耕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劳动价值的颂扬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收录诗词(67)

左国玑(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窗夜读

秋蛩啼草垣,林叶下茅屋。

北窗夜篝灯,凉飙扇修竹。

幽人自履坦,常咏往贤录。

更残石泉鸣,月落霜烟绿。

冥搜别有怀,岂为干千斛。

形式: 古风

晚秋东门郭使君楼宴集得月字

肃气澄原陆,秋事已季月。

我来登兹楼,凭虚眺林樾。

空天白虹度,落日紫烟发。

墟里尽耕种,古人去不歇。

但看旧冈阜,台殿已芜没。

历历对往迹,谁能不惊骨。

胡为坐忧叹,作色相矜伐。

玉盘馔黄鸡,石鼎烹野蕨。

美酒三百斛,深杯岂辞罚。

啸侣且为欢,勿令老玄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赠黄山人游五岳

五岳分五方,回薄凌穹苍。

遥从太极判,秀色新如常。

中藏古仙人,玉貌无凋伤。

日月掩灵洞,云霞封石床。

黄公有高标,拔俗心飞扬。

耻随家鹜食,思与烟鸾翔。

同天不相知,投契在短章。

青鸟昨日来,报予渡江湘。

涉历遍九州,跻攀览遐荒。

天游扪群峰,虹度窥石梁。

仆本餐霞人,闻之悦肝肠。

但恐阴阳移,人命如朝霜。

何不早辞家,驾鸿鞭紫凰。

四岳倘归来,嵩丘是吾乡。

若采三花树,行随白鹿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夜宴西亭得莲字

公子爱交结,閒园广招延。

置酒临清池,泛池开红莲。

落日云雷生,银塘洒秋烟。

飞雨海上来,倏忽成流川。

张登纵饮博,谑浪惊座前。

夜半四天开,星河灿相鲜。

长歌倾金罍,且复乐当年。

勿为苦行役,扰扰空拘缠。

今日不痛饮,古人应独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