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除夕

故国愁心对落晖,漏声忽报岁华归。

寒梅残梦随江月,古道征尘上客衣。

北极遥连双阙迥,南山回望片云飞。

高堂此日嗟游子,清夜犹怜独倚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途中的除夕之夜,情感深沉而细腻。首联“故国愁心对落晖,漏声忽报岁华归”,以“故国”与“落晖”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时光流逝的愁绪氛围。随着“漏声”的响起,时间悄然更迭,年岁即将过去,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颔联“寒梅残梦随江月,古道征尘上客衣”,通过“寒梅”与“江月”这两个意象,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景象。寒梅在冬夜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残梦”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梦想。古道上的“征尘”不仅指路途的痕迹,也暗喻了诗人行旅的艰辛与漂泊的生活状态。

颈联“北极遥连双阙迥,南山回望片云飞”,运用了“北极”、“双阙”和“南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辽阔壮丽的景象。北极与双阙遥相呼应,既体现了空间的广阔,也寓意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南山与片云的动态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高堂此日嗟游子,清夜犹怜独倚扉”,将视角转向家庭,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深切关怀与思念。高堂(父母)在除夕之夜为远行的子女担忧,清冷的夜晚,他们可能独自倚门,期待着游子的归来。这一联情感真挚,触动人心,将家的温暖与亲情的牵挂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人思念的深切。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7)

徐三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雨

春来江畔雨初霏,远树和烟接翠微。

新草忽惊侵去路,暗尘无复到征衣。

山围故国浮云暮,路入寒塘杨柳稀。

愁对梅花一回首,漫依归雁却西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暮花圃即事

退食閒亭自委蛇,凭轩忽漫问花期。

韶光已过九十日,阑药才舒三两枝。

乍和酒香风细细,长留春色景迟迟。

看来最是牵情处,袅娜晴丝百尺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湘南杂兴

桂林秋色满清湘,天畔登台百粤长。

南入交州多薏苡,东来海国有扶桑。

云浮衡岳窥三楚,风驭罗浮限五羊。

鸿雁稻粱无信息,不知何地望江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同减顾渚谢在杭秦京避暑天宁寺树下

槐阴竹影乱禅床,弹指飙风满院凉。

乱石生云迷海岸,疾雷驱雨过江乡。

奇峰忽散天如拭,晚日重来树有光。

乘兴共移池上酌,藕花泣露散幽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