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高紫阁侵,隐者信沈沈。
道长年兼长,云深草复深。
如非禅客见,即是猎人寻。
北笑长安道,埃尘古到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天高紫阁侵,隐者信沈沈。”开篇即以宏伟的天际和深邃的紫阁为背景,烘托出一位沉静无言、信守本分的隐者形象。“道长年兼长”则表明时间在这静谧的环境中流转缓慢,“云深草复深”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如非禅客见,即是猎人寻。”这里诗人巧妙地划分了两种观察者,一类是有心灵感悟的禅客,另一类则是追寻世间纷扰的人。隐者的生活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和探寻的。
“北笑长安道,埃尘古到今。”诗人在这里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对繁华落尽、历史沧桑的长安城发出会心一笑。这也反映出隐者对于世事变迁持有一种豁达的心态,而“埃尘”则象征着时间流逝和历史的沉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俗、追求心灵纯净状态的向往。
不详
紬衣木突此乡尊,白尽须眉眼未昏。
醉舞神筵随鼓笛,闲歌圣代和儿孙。
黍苗一顷垂秋日,茅栋三间映古原。
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
格外缀清诗,诗名独得知。
闲居公道日,醉卧牡丹时。
海鸟和涛望,山僧带雪期。
仍闻称处士,圣主肯相违。
浸浸三楚白,渺渺九江寒。
越艳谁家女,朝游江岸傍。
青春犹未嫁,红粉旧来娼。
锦袖盛朱橘,银钩摘紫房。
见人羞不语,回艇入溪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