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刘龙洲墓

征衣破帽老骑驴,籍甚才名总不如。

发愤每陈平虏策,匡君曾上过宫书。

苔封断碣秋烟外,草暗荒祠劫火余。

欲奠椒浆歌楚些,西风落日更踌蹰。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卢熊的《吊刘龙洲墓》表达了对故人刘龙洲深深的怀念和对其才华未得充分施展的感慨。首句“征衣破帽老骑驴”,描绘了刘龙洲晚年生活清贫,但仍坚持骑驴出行的形象,显示出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次句“籍甚才名总不如”,流露出对刘龙洲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应有认可的惋惜。

第三句“发愤每陈平虏策”,暗示刘龙洲怀有壮志,常有平定边患的策略,但并未被采纳。第四句“匡君曾上过宫书”进一步强调他试图以自己的智慧辅助国君,然而并未能改变命运。接下来,“苔封断碣秋烟外”描绘墓碑被青苔覆盖,孤寂地立在秋烟中,渲染出凄凉的氛围。

“草暗荒祠劫火余”则暗示刘龙洲生前可能遭遇过时代的动荡,祠堂成为废墟,只剩荒草丛生。最后一句“欲奠椒浆歌楚些,西风落日更踌蹰”,诗人表达自己想祭奠故人,但面对西风落日,心中充满无尽的哀思与徘徊,体现出对刘龙洲深深的悼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刘龙洲的敬仰和对其命运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9)

卢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朱伯盛

白首耽书更不忘,鹄文虫篆烂生光。

高人为赋峨冠石,太史曾题琢玉坊。

野屐蹋云闲看竹,春帘凝雾静焚香。

别来又泛松陵棹,渺渺轻鸥江水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高陵篇

炎精昔衰谢,海内皆鼎沸。

董卓乱天常,曹瞒据神器。

皇图竟沦没,昭烈尚颠沛。

大野龙蛇斗,强弱共吞噬。

有吴起江东,父子迹相继。

破虏既忠壮,讨逆亦猛锐。

发愤兴王业,指顾定吴会。

句章破妖党,长沙掳勇鸷。

灵威慑遐迩,义声薄中外。

叱咤宛颍平,驰骋风霆厉。

园陵赖修塞,山越销氛沴。

徇国誓捐躯,赍恨悲早世。

四叶垂鸿烈,三方开鼎峙。

庙号极尊崇,功德褒显谥。

□□□□□,补益见明智。

当年奉烝尝,同穴祔幽竁。

后代得贤令,洒扫给奴隶。

斯文传至今,读者为歔欷。

讵知岁月久,椎剽堕奸计。

铭传赤乌字,镜括苍螭鼻。

瑰珍付豪敚,遗甓留款识。

或云金龙船,光怪发灵掞。

云旗纷㫃蹇,鬼物啸阴晦。

登陟增感伤,宰木亦斩刈。

骊山锢三泉,徒为身后累。

俯仰千载余,英雄凛生气。

伊谁任封殖,激劝由长吏。

陈诗系风教,拭目睹高谊。

魂兮或可招,欲效楚人㱔。

形式: 古风

先子所作高陵篇藏诸家塾二十馀年一旦触目不能无感焉敬赋古诗一篇以缀其后洪武二十四年岁在癸未彭祖拜首书

高光宇宙烟尘昏,纲维坠地谁复论。

阿瞒据国挟天子,窥窃神器如盘餐。

那知英雄不容尔,四海义旗相继起。

孙门兄弟真男儿,不比刘家豚犬耳。

况有周郎多智谋,赤壁之功孰与俦。

欲据襄阳以蹴操,可怜修短空悠悠。

坚也多才惜早世,成就奇勋在子弟。

赤乌返葬盘蛇门,三冢累累总相继。

至今烟草青茫茫,父老相过犹陨涕。

樵童牧竖不名闻,相传呼作孙家墩。

或随风雨发光怪,千秋未泯英灵魂。

我今抚卷悲先子,搜幽猎奇应至此。

重为高陵考岁年,再发辉光今日始。

形式: 古风

汴堤曲

已信堤名汴,谁教柳姓杨。

龙舟行乐地,可得复归唐。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