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词五叠赠清逸先生

雁云蜚兮鲤沉,高者可弋兮下可罾。

龙沙之上足以忘机兮,于以观鱼鸟之情。

修眉浮空兮,鉴寒濑之澄凝,茹紫芝兮濯缨。

逍遥乎龙沙之上兮,可乐者山水之情。

草芊芊兮垂柳阴阴,黄落兮霜寒露零。

龙沙之上足以忘怀兮,于以观草木之情。

秋风兮月明,吹我衣裳兮照吾曲肱。

逍遥乎龙沙之上兮,可乐者风月之情。

百夫逐鹿兮,失得之营心。有鹿兮虽竭蹶其何悲。

向知鹿不吾得兮,曾不如其已。

不吾得则已兮,又何有于龙沙之君子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谢逸所作,名为《龙沙词五叠赠清逸先生》。诗中描绘了龙沙之地的自然景观与情感体验,通过雁、鲤、龙、沙、草、木、鹿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叠“雁云蜚兮鲤沉”,以雁与鲤的比喻,表达了高远与低下的不同境遇,引出“高者可弋兮下可罾”的思考,即在不同的位置上,人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去追求或获取。接着,“龙沙之上足以忘机兮,于以观鱼鸟之情”一句,点明了在龙沙之上,可以忘却世俗的机巧,享受观察鱼鸟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乐趣。

第二叠“修眉浮空兮,鉴寒濑之澄凝”,描绘了一幅山川静美的画面,修长的山峰倒映在清澈的溪流之中,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茹紫芝兮濯缨”,则进一步强调了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第三叠“逍遥乎龙沙之上兮,可乐者山水之情”,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热爱与向往,认为在龙沙之上,可以找到心灵的愉悦与满足。

第四叠“草芊芊兮垂柳阴阴,黄落兮霜寒露零”,描绘了秋季的景象,草木茂盛,柳树垂荫,落叶满地,霜寒露冷,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

第五叠“秋风兮月明,吹我衣裳兮照吾曲肱”,将自然界的风月之美与个人的情感体验相结合,秋风轻拂,月光皎洁,不仅吹动了衣裳,也照亮了曲肱,寓意着在自然的怀抱中,心灵得到了真正的释放与安宁。

最后一叠“百夫逐鹿兮,失得之营心。有鹿兮虽竭蹶其何悲。向知鹿不吾得兮,曾不如其已。不吾得则已兮,又何有于龙沙之君子也”,通过“逐鹿”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即使得不到所追求的事物,也不必过于悲伤,因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亲近。整首诗以自然为镜,反映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寄题高彦应长官碧鲜阁

先生手种千竿竹,俨如壮士衣冠肃。

林端结阁挹清风,阁上幽人峙双玉。

春风飞尽玄都花,秋霜半落平泉木。

试傍池边访此君,雪虐风饕不改绿。

我有惠施书五车,不解子山愁万斛。

何时一醉藉清影,更邀明月同君宿。

形式: 古风

汪信民顷赴符离约谒告还家为盛集戏作诗嘲之以助一笑仍率诸友同赋

君如霜鹘精爽老,目睨云霄长侧脑。

不种河阳满县花,手披泮水收芹藻。

闭门较艺防请谒,门外宾朋迹如扫。

饥肠得酒吼怒雷,牙颊生烟喉吻燥。

青灯枕上梦蛾眉,惊魄酷怕寒砧捣。

纵未休粮仙骨轻,丹田亦合生梨枣。

归来清狂尚未减,怀抱向人辄倾倒。

不作孟公投辖饮,乃欲悲吟效郊岛。

明年东风破柳条,万里晴江波浩浩。

此时扁舟挽不留,依旧儒官守枯槁。

只今有酒不浪饮,迎腊寒梅为谁好。

相将风雪不饶人,拂面飞花故相恼。

期君三日不如盟,定作回波嘲栲栳。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访吴子珍新居

岁晚穷愁催急晷,吾人学道心如水。

共访延陵季子孙,呼儿酌酒烹双鲤。

新有扬雄宅一区,旧闻孟母邻三徙。

卜居清旷慕长统,近市喧嚣惭晏子。

但得门容长者车,何须声有尚书履。

他年羔雁列君庭,吉士恐为君子使。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子侃禅师

薛老峰前古游侠,脱冠卖剑剪须鬣。

闭关孤坐百念空,面上老色如秋叶。

飘然飞锡华子冈,浪逐西风移步屧。

摄衣升堂搥大鼓,是中不赏啬夫喋。

四众围绕如堵墙,要观霹雳飞牙颊。

人生一梦几时觉,相逢栩栩皆蝴蝶。

何当蜡屐从师游,遮莫冯驩老弹铗。

形式: 古风 押[叶]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