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六首(其一)通州道中作至元四年春

第一鹅黄映晓烟。梢长袅娜弄暄妍。

待得浓阴满夏日,不如春月取人怜。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杨柳枝·六首(其一)通州道中作至元四年春》描绘了一幅春天清晨的生动画面。首句"鹅黄映晓烟"以鹅黄色的嫩柳映照在晨雾之中,展现出早春清新而朦胧的景象。"梢长袅娜弄暄妍"进一步描绘了柳树随风摇曳的姿态,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赞美春日之美,后两句"待得浓阴满夏日,不如春月取人怜"则表达了对春日时光的珍惜和感慨。他暗示即使夏日柳树繁茂,遮天蔽日,也比不上春天那柔和的月光更能触动人心。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春日的喜爱,也寓含着对时光易逝、美好瞬间难留的哲理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736)

宋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字:显夫
  •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 生卒年:1294-1346

相关古诗词

杨柳枝六首(其二)通州道中作至元四年春

夹道青青到凤城。一般飞絮两般情。

离筵见处泣相送,归鞍扑著喜相迎。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杨柳枝六首(其三)通州道中作至元四年春

玉泉山下绿丝垂。曾见先皇驻跸时。

翠辇金舆何处去,烟条露叶不胜悲。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杨柳枝六首(其四)通州道中作至元四年春

金鞍晓拂枝头露,珠帽晴沾苑内尘。

古来每见人悲树,如今却见树悲人。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杨柳枝六首(其五)通州道中作至元四年春

齐化门东醉别时。主人折赠最高枝。

船开酒醒潞河远,回头烟树漫参差。

形式: 词牌: 杨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