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狭村烟度诗

茅兰夹两岸,野燎烛中川。

村长合夜影,水狭度浮烟。

收光暗鸟弋,分火照渔船。

山人不炊桂,樵华幸共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夜晚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光影变幻、生物活动以及人类生活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乡村夜景图。

首句“茅兰夹两岸”,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特色——两岸被茂密的茅草和兰花所环绕,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野燎烛中川”一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远处的灯火比作燃烧在河中的蜡烛,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河面上点点灯火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村长合夜影”描绘了村庄在夜色中的轮廓,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整体美。“水狭度浮烟”则进一步渲染了水面上轻柔的雾气,仿佛是水面漂浮的烟雾,增加了画面的朦胧感和诗意。

“收光暗鸟弋,分火照渔船”两句,分别描绘了夜晚的鸟儿在暗淡的光线中飞翔,以及渔船上闪烁的灯火,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最后,“山人不炊桂,樵华幸共然”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山中人的生活状态。山人不需炊煮桂树,而是幸运地与山林中的植物共同燃烧取暖,既展现了山中生活的简朴与自然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乡村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94)

张正见(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好学有清才。梁武帝太清初,射策高第,除邵陵王国左常侍。元帝立,迁彭泽令。入陈,累迁通直散骑侍郎。宣帝太建中卒,年四十九。善五言诗。明人辑有《张散骑集》

  • 字:见赜
  • 籍贯:南朝陈清河东武城

相关古诗词

和衡阳王秋夜诗

睢苑凉风举,章台云气收。

萤光连烛动,月影带河流。

绿绮朱弦泛,黄花素蚁浮。

高轩扬丽藻,即是赋新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赋得山卦名诗

蓬莱遁羽客,岩穴转蒙笼。

云归仙井暗,雾解石桥通。

影带临峰鹤,形随杂雨风。

寻师不失路,咸欲驭飞鸿。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初春赋得池应教诗

遥天收密雨,高阁映奔曦。

雪尽青山路,冰销绿水池。

春光落云叶,花影发晴枝。

琴樽奉终宴,风月岂云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赋得垂柳映斜溪诗

千仞清溪险,三阳弱柳垂。

叶细临湍合,根空带石危。

风翻夹浦絮,雨濯倚流枝。

不分梅花落,还同横笛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