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之秦中

尔去褒斜道,秦关兵尚多。

难堪儿女意,其奈鼓鼙何?

战地惊鸿雁,秋闺怨骆驼。

愿闻边火息,归计莫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傅山所作,《送友之秦中》。诗中描绘了友人前往秦中(今陕西省中部)时的复杂心情与沿途景象,充满了对友人的关切和对战争的忧虑。

首联“尔去褒斜道,秦关兵尚多”点明友人即将踏上的是充满战乱的道路,褒斜道是连接四川与关中的重要通道,秦关则指关中地区,暗示着友人将面临重重困难与危险。

颔联“难堪儿女意,其奈鼓鼙何?”表达了对友人旅途中的儿女情长难以割舍,以及对战场鼓声的无奈与担忧。鼓鼙代表战争的喧嚣,与温柔细腻的儿女之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战争对个人情感的冲击。

颈联“战地惊鸿雁,秋闺怨骆驼。”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环境下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战地上的鸿雁因战乱而惊飞,象征着战争给自然界带来的动荡;秋闺中的女子因思念远行的丈夫而感到哀怨,骆驼的出现可能预示着友人即将经过的商旅之路,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担忧。

尾联“愿闻边火息,归计莫蹉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早日平安归来、结束战乱的热切期盼,同时也提醒友人在归途中不要耽误行程,体现了对友人深沉的关怀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战争的深切忧虑,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22)

傅山(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调、自陈:“老夫学老庄者也”、“我本徒蒙庄”、“吾师庄先生”、“吾漆园家学”。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他对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泰初有无”、“隐而不隐”等命题,都作了认真的研究与阐发,对道家传统思想作了发展

  • 字:青竹
  • 籍贯:山西太原
  • 生卒年:1607-1684

相关古诗词

白洋河阻风

大河流日夜,噫气北风号。

雾影霾鱼市,寒威缩马毛。

客程千里倦,酒价一时高。

欲作懵腾计,终宵聒怒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咏燕

落日亭亭向夕低,画梁不见一双栖。

侍儿今夜搴珠箔,归路红楼莫遣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由方丈右转上海山门

飞楼倚嵚岑,环回觉路塞。

四望穷跻攀,斗绝石痕辟。

窥天刚半线,拔地乃千尺。

鬼斧凿何年,俨有巨灵蹠。

雕鹗息羽翰,猱玃罕踪迹。

当兹敛形神,直上缓登陟。

铁縇右钩梯,手腕参足力。

左顾窅然深,澒洞曛以黑。

纳趾踵外垂,高尻面内迫。

神人御风行,中道尚栖息。

况在尘世间,宁有次仲翮。

我幸及其巅,置身高岝峉。

出险凭虚无,茫然荡心魄。

形式: 古风

弃妇词

两姓无端合,亦复无故分。

昔时鸳鸯翼,今日东西云。

浮云本随风,妾心自不同。

君心剧无定,见弃如枯蓬。

出门拜姑嫜,十走一回顾。

心伤双履迹,一一来时路。

留妾明月珠,新人为耳珰。

不恨夺妍宠,犹得依君旁。

宝镜守故奁,上有君家尘。

持将不忍拂,旧意托相亲。

此生一以毕,中怀何日宣?

愿得金光草,与君驻长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