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浣溪纱·愚园置酒》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宴饮的雅致场景。
“春晚鲥鱼白似霜”,开篇以鲥鱼的洁白如霜,渲染出春天傍晚的清新与宁静,鲥鱼作为春季的特色美食,为宴席增添了一份季节的韵味。
“初黄卢橘酢堪尝”,接着描述了卢橘(金橘)的初熟,酸甜可口,是春日里的一道美味佳肴,与鲥鱼相得益彰,丰富了宴席的口感层次。
“芳园置酒有红妆”,在芳香四溢的园林中设宴,红妆女子的加入,不仅增添了宴会的热闹气氛,也映衬出春日的生机勃勃。
“曲槛四围人窈窕”,曲曲折折的栏杆周围,站立着姿态优雅的人群,暗示了宴会的高雅与参与者们的风度翩翩。
“假山三叠洞清凉”,通过描绘假山的三层叠石和洞穴中的清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与宴饮的欢愉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楹联稀姓笪重光”,最后点明了宴会场所的装饰——稀疏的楹联上刻有笪重光的名字,笪重光是清代著名的画家,此处不仅体现了主人的文化品味,也暗示了宴会的举办者可能与笪重光有所关联,或是对其艺术成就的敬仰。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日宴饮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捕捉,展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