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陈与竹草庐

落日衡门下,寒容一水开。

最怜忘世老,终愧泣歧才。

野草知年事,邻辉觉暮哀。

谁能闻嗜酒,时遣白衣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皇甫濂的《过陈与竹草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首句“落日衡门下”,以傍晚的余晖照在简陋的柴门前,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次句“寒容一水开”,则通过水面的微波暗示了秋意和清冷。

诗中主人公对隐居的老者充满同情,“最怜忘世老”表达了对这位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老人的深深怜悯。同时,诗人也自谦地感到“终愧泣歧才”,暗示自己虽然才华横溢,却未能像老者那样选择归隐,流露出一丝遗憾和自省。

“野草知年事”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岁月的无情和老者的孤独,而“邻辉觉暮哀”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凄凉气氛。最后,诗人发出感慨:“谁能闻嗜酒,时遣白衣来。”这里的“白衣”通常指代朋友或知己,表达了诗人希望能有人理解他的喜好,前来陪伴,打破这份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草庐主人的描绘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人生的淡淡哀愁。

收录诗词(28)

皇甫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真州留别华阳兄

河梁意不尽,相送到真州。

草木成今别,江山是昔游。

各言衰鬓客,那忍故园秋。

明发东西恨,惟看一水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行黄石望壶公山

无能屏纷杂,聊与问山椒。

日势消峦雾,江流到海潮。

绿柔当社树,红发向阳翘。

欲就壶公隐,鸾笙谁为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寻静安寺方丈

客思随幽讨,僧堂到夕曛。

晴悬千嶂雨,寒抱一丘云。

草落犹花发,山空自鸟群。

亦知禅寂处,秋色转氛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七里陇

入陇澹晨旭,舟行夹翠微。

惊湍堕峦色,连岫引江霏。

水木淹停策,云霞系客衣。

从知人去后,堪忆在渔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