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冯介溪閒居韵

竹屋松窗杳霭间,林猿沙鸟共溪山。

种花常占青春好,读易堪消白昼閒。

隐处云泉思共酌,梦中烟树正相关。

他年容我狂吟客,独立斜阳拄杖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竹屋松窗的幽静环境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首句“竹屋松窗杳霭间”,以竹屋和松窗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林猿沙鸟共溪山”一句,通过林中的猿猴和沙滩上的飞鸟与溪山相映成趣,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接着,“种花常占青春好,读易堪消白昼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种花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读《易经》则体现了对智慧的探索与内心的宁静。这两句将自然之美与精神之乐融为一体,展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隐处云泉思共酌,梦中烟树正相关”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无论是现实还是梦境,都充满了与山水的交流与对话。这种超越物质的连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共鸣。

最后,“他年容我狂吟客,独立斜阳拄杖斑”预示了诗人的未来,希望成为一位在夕阳下独立吟唱的狂放之人,拄着斑驳的拐杖,继续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与自由。这不仅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诗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2)

朱得先(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傅经历

三年主画向南阳,便觉萧然两鬓苍。

审象几时求傅说,为郎从昔老冯唐。

柳枝歌断山杯尽,梅雨晴来江路长。

未得还家问松菊,黄金台上看翱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移居黄冲

西岗西畔翠藤遮,石径斑斑带藓花。

閒客敲门来看竹,山童扫叶为烹茶。

张琴松下风声细,读易梅边月影斜。

潘岳爱山曾入画,闻孙此日又移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刘庆远樵隐

门外苍苔一径云,柴门不入软红尘。

且从山客閒看奕,未必书生竟负薪。

松粉飘香轻拂面,岚光滴翠冷侵人。

好留乔木为梁栋,莫学焦桐爨下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病中怀友

烟霞门巷少人行,吟对清秋鬓雪新。

愁里常中酒贤圣,病来多辨药君臣。

林梢斜日明红叶,池面微风弄白蘋。

惟有山翁最知我,无由缩地谩劳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