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梅花笑我无佳句,惭愧诗翁亦姓林。
细看窗前陨秋叶,谁知雪底得春心。
断桥斜径光将夕,淡月疏云趣更深。
何处清香恼行客,江头跋马试教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季仲的《次韵刘敷言咏梅四首》中的第一首,以梅花为题,通过描绘梅花和自己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感受以及对诗歌创作的自省。首句“梅花笑我无佳句”,以拟人手法,赋予梅花以生命力,它似乎在嘲笑诗人的才思枯竭,没有写出赞美它的优美诗句。诗人对此感到惭愧,自比为“诗翁亦姓林”,暗示自己与梅花有着某种共鸣,或许也姓林,暗寓梅花之品格。
接下来,诗人细致观察窗外飘落的秋叶,联想到雪底的梅花,暗示即使在萧瑟的秋季,梅花依然保持着春天般的心境,这体现了梅花坚韧不屈的精神。颈联“断桥斜径光将夕,淡月疏云趣更深”描绘了傍晚时分,断桥边的小路在余晖中显得更加幽静,淡淡的月光和稀疏的云朵增添了夜晚的韵味,诗人借此表达对梅花深夜绽放的欣赏。
尾联“何处清香恼行客,江头跋马试教寻”,诗人被梅花的清香所吸引,决定放下疲惫,策马前往江边寻找那梅花的踪迹,表达了对梅花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整首诗以梅花为媒介,寓言自我,既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又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反思和对美好境界的追寻。
不详
误落樊笼二十年,苍颜白发意颓然。
解纷无用空弹铗,揣分唯堪备执鞭。
乘雁去来何足数,涸鱼濡沫自相怜。
扁舟东下虽云晚,及见梅花破腊前。
春事何曾解有穷,枝头寻觅漫匆匆。
去来燕认谁家户,开落花因一夜风。
万古英雄残照里,半生勋业醉魂中。
骚人往往多诗瘦,却怪老夫颜色红。
腊前墙角见梅花,雪后墙头见月华。
满引浊醪无一事,尽收好处入吾家。
结庐君待归安固,抱瓮侬今老永嘉。
莫道青山便遮断,春风浩荡没津涯。
晚窗落莫雪飞花,点缀山翁两鬓华。
好办青铜买村酒,共撑小艇访渔家。
觉非便合如陶令,得趣何劳问孟嘉。
只怕故人腾踏去,短檠谁与话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