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九日登高东塔分得山字

登彼城东塔,殊胜游龙山。

褰衣甫二级,顿觉小阓阛。

肩摩蚁蜂集,比屋蜗居繁。

田畴类龟坼,穜稑于菟斑。

秦山翠屏列,秀水练带环。

微雨从西来,寒风袭衣单。

况遭禽鸟聒,阻我相跻攀。

上人好儒雅,展席花林间。

清酤泛幽菊,新粢劝加餐。

缅怀运兔灵,立倚中朝班。

遭屯离蹇来,侨寓南湖湾。

初依遂考槃,菽水欢慈颜。

叨陪贤使君,尽此一日閒。

钩诗写青竹,日落方知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塔远眺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开篇“登彼城东塔,殊胜游龙山”以登高望远的姿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接着“褰衣甫二级,顿觉小阓阛”,通过细微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惊喜与放松。

“肩摩蚁蜂集,比屋蜗居繁”运用比喻手法,生动描绘了下方的繁忙景象,与高处的宁静形成对比。接下来的“田畴类龟坼,穜稑于菟斑”则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展现了土地的贫瘠与作物的生长状态,寓意着生活的艰辛与希望。

“秦山翠屏列,秀水练带环”再次将视线拉回远方,用“翠屏”和“练带”这样的词汇,描绘出一幅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而“微雨从西来,寒风袭衣单”则通过天气的变化,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

“况遭禽鸟聒,阻我相跻攀”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干扰时的无奈与渴望自由的心境。随后,“上人好儒雅,展席花林间”转而描述了与僧侣的会面,以及在花林间的轻松交流,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超脱。

“清酤泛幽菊,新粢劝加餐”通过美食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温馨与愉悦。最后,“缅怀运兔灵,立倚中朝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敬仰,以及自己身处朝堂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艰辛的反思,还有对友情与文化的珍视,以及对历史的追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思考。

收录诗词(3)

陈世昌(彦博)(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张外史诗卷

不识华阳旧隐居,高情还忆听松馀。

百篇真箓修都遍,满卷新诗手自书。

一去丹台閒日月,几回飞佩在空虚。

重来化鹤应无恙,华表春风动里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题徐良夫遂幽轩

遂幽轩人古冠裳,乃在具区之阴、穹窿之阳。

山中云深白日永,睨视浊世怜劻勷。

行人摩肩车击毂,耋稚不得怡康庄。

纷纭鬼朴徒,夸衒相比行。

列居狎吴姝,弹丝吹笙簧。

珊瑚木难貂裘子,宝钗九雏集凤凰。

烧灯接席不知曙,凘尽彷佛雪沃汤。

是时轩人起视夜,山外碧海天乌翔。

遂幽之志始独著,彼嗜富贵俱茫茫。

山幽谷寂众鄙厌,此足慰意躬徜徉。

西山朝来致爽气,东柯茂林延疏光。

一尘不起万籁寂,敛辑缥简清琴张。

划冥虚室皦生白,嗒然丧我几坐忘。

熙皞似太古,坦道无敚?。

阳和涣解冻冱息,条风煦日花吹香。

千厓无人坞墅美,峰回岫转飞岚长。

溪明绕岸路不断,三十六曲春洋洋。

流目缘空澄,具区入浩荡。

放舟纵所适击楫,歌沧浪洞庭舂撞。

窃隙穴林屋,夐僻苔花苍。

左招浮丘右安期,振衣矫首望八荒。

乃知天壤间,遂幽乐无央。

此乐我可图,脱屣蛮触蜗角场。

儗邀云卧高敏君,握手径蹑穹窿冈。

岸巾轩中一长啸,神游太始朝羲皇。

形式: 古风

鬻石篇同张仲简赋

二仪磅礴气郁积,土壤精英乃为石。

由来万植有奇趣,平地峰峦皆兀硉。

渊哉至人心妙与,元气并谓兹质凝。

胚浑各有始块石,磥砢欲与造化更相成。

山中归来一茅宇,束薪㪺泉夜半煮。

蒸浮为云润为雨,追工补天天莫补。

五色徒鍊神鬼泣,巨炉呼风鼎水立。

元气淋漓涨空湿,飞丹射瞳光煜熠。

至人之心澹以宁,呼吸万籁收风霆。

飧和导气窥黄庭,枯肠厌饫芒角生。

隐文秘诀不可徵,深函内藏归谷城。

形式: 古风

夹溪楼

寺下幽溪小,登楼亦爽神。

檐虚多受月,天近不生尘。

唐代风光远,宣城气象新。

何时暂栖息,潇洒一吟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