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石鉴上人请华首塔铭还自吴中赋此寄之》。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首联“传衣闻已返三城,转忆江南万里程。”描绘了友人从远方归来的情景,同时引出了对江南遥远距离的回忆,流露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慨。
颔联“庐岳憩时依竹影,吴门归日试莼羹。”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友人在庐山休息时与竹影相伴的宁静,以及回到吴门后品尝莼羹的温馨,细腻地刻画了友人旅途中的生活片段。
颈联“心存至道忘来往,塔有新铭慰死生。”表达了友人追求真理、超脱世俗的心境,同时也寄托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思和慰藉,体现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尾联“欲诉离怀犹未得,故人知我久无成。”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却未能如愿的遗憾,以及对友人理解自己情感的期待,情感真挚而动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