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袁帙所作的《招鹤》,以“独鹤”为题,描绘了鹤从孤独到自由的转变过程,充满了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向往。
首句“独鹤忽飞去,冥冥沧海东”,开篇即以“独鹤”形象引入,一只鹤突然展翅高飞,向着遥远的东方,那是一片广阔无垠的沧海。鹤的飞翔象征着追求自由与远方的精神,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渴望和向往。
接着,“离哉翻羽翼,幸矣脱樊笼”,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鹤从束缚中解脱出来的情景。鹤的翅膀在空中翻飞,仿佛在宣告它的自由;“脱樊笼”则形象地表达了从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喜悦与庆幸。这里不仅是在写鹤,也是在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摆脱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影忆空庭月,声邻别院风”,这两句转而描写鹤在夜空中飞行时的景象。鹤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空庭中的唯一亮点;而它那清脆的鸣叫声,则在邻近的庭院中回荡,传递出一种超然于尘世之外的宁静与和谐。这不仅是对鹤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表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最后,“凌霄自有志,吾岂学支公”,这两句点明了主题。鹤有着凌云之志,诗人也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追求高远理想的决心。同时,通过“吾岂学支公”的反问,诗人似乎在强调自己不同于那些仅仅追求表面形式的隐士,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立人格。
综上所述,《招鹤》一诗通过对鹤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独立与高尚精神的向往和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动人,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