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天人不会唐言,端坐巍巍少室前。
刚被流支打齿缺,至令有理不能宣。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泰所作的《颂古四十四首》中的第四十四首。诗中以西天佛国的人不会说唐朝的语言为引子,描绘了一种超越语言障碍的境况。"端坐巍巍少室前",少室山是道教名山,此处可能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或佛教的智慧高地。接下来的两句"刚被流支打齿缺,至令有理不能宣",形象地表达了佛法深奥难解,即使是受到过佛教教义冲击(如"流支"可能指佛教中的异见或挑战),也难以用世俗的语言完全表达其精微之处。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佛法玄妙和难以言表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学习和理解佛法的艰难与需要深入体悟。诗人在简洁的叙述中,传达出对佛教智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不详
风前露出无瑕璧,室内擎将如意珠。
两度献渠渠不识,可怜流落在江湖。
明镜当台湛如水,无端特地起尘埃。
积成山岳面前立,千手大悲擘不开。
凉风落木楚山秋,满树寒蝉噪不休。
红蓼白蘋开两岸,不知谁在钓鱼舟。
白纸三张通信去,展开千里却同风。
阳春转入胡笳曲,不是风吹别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