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枯坐如僧欠钵单,年来梦不赴槐安。
稀行种竹容风入,大字钞书就月看。
为有故人同冷淡,非干明主弃孤寒。
因閒悟得家山趣,堪笑世间行路难。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枯坐如僧欠钵单,年来梦不赴槐安”两句,表达了诗人独坐空寂,无欲无求,如同出家为僧一般,只是偶尔伸手向天索取生活所需,而心中并无世俗的追求和幻想。这里“枯坐”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坚守孤独、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接着,“稀行种竹容风入,大字钞书就月看”两句,则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稀疏的步伐在竹林中漫行,任凭风儿轻轻吹进,这是一种对自然的顺应和享受;而“大字钞书就月看”,则是诗人夜以继日地研读经典,以求学问的深入。
再下来,“为有故人同冷淡,非干明主弃孤寒”两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的超脱。诗人认为,与知己共度时光,即便是在冷清淡泊中,也胜过在尘世间追逐功名富贵。
最后,“因閒悟得家山趣,堪笑世间行路难”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省察和对世事的看破。通过闲适的生活,诗人领悟到了家乡山水的乐趣,同时也看透了红尘中的种种困扰和艰辛,于是能够心平气和地笑看那些为名利奔波之人。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蕴含深意,通过对比鲜明的画面描绘,展现了一位士人的高洁情操与超脱世俗的情怀。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竹满园林水满沟,幽深地位度春秋。
坐中不可无侯喜,歌处何须有莫愁。
别墅帘栊风飐燕,远村籉笠雨耕牛。
老来应物犹强健,多少壮年成梦休。
难把来笺向后黏,载持珠玉傍风檐。
吟根此性辞平易,学本于经意简严。
未逊弥明联石鼎,还嗤韩渥赋香奁。
阳春政不容人和,自听巴音亦自嫌。
过墙新竹粉痕黏,蛙闹池塘燕掠檐。
自喜江乡成懒散,从教世界要庄严。
稻秧井井畦千纬,荷叶田田水一奁。
心事太平风物好,与人无爱亦无嫌。
几载江湖兄弟心,老夫吟了听君吟。
休论聚散时难易,要识推敲意浅深。
昼静床头便竹简,风清墙角度松琴。
山灵应是驰山檄,知向孤山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