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莫嫌踪迹发寒穷,南国生涯论首功。
道体不彰存白贲,心仁有造属黄中。
隔烟如梦微微月,临水无言脉脉风。
高尚难招我难远,为君频过小桥东。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的《梅花二首》其一,诗人以梅花自比,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品格追求。首句“莫嫌踪迹发寒穷”寓意诗人虽身处困顿,却不以贫贱为耻,反而以此为傲;“南国生涯论首功”则强调他对艺术事业的执着与贡献,视之为人生首要成就。
接下来,“道体不彰存白贲,心仁有造属黄中”两句,通过“白贲”和“黄中”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坚守道德原则,内心仁爱,且不求外在显扬的品质。“隔烟如梦微微月,临水无言脉脉风”描绘了静谧而深沉的意境,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即使面对生活琐事,也能保持沉默而深情的态度。
最后两句“高尚难招我难远,为君频过小桥东”,诗人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虽然难以吸引世俗的目光,但仍愿意频繁拜访朋友,传递出深厚的友情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梅花自喻,寓言性地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以及对艺术和友情的珍视。
不详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寂寂疏林满地苔,自知溪径不容媒。
沈郎太瘦亦复耳,范叔一寒如此哉。
漫有心肠竟何与,本无颜色不须猜。
老夫气味颇同致,岁晚相逢笑口开。
荒庭粗整石阑干,始买花栽得牡丹。
富贵同心有人爱,繁华移手别家看。
烟根已拨苔犹破,雨坎空存土未漫。
笑抚老怀无所惜,固知留到子孙难。
西圃栽花愧老人,花枝不似老人身。
老身虽被花枝笑,自有儿孙看好春。
刺眼新黄见晓枝,众皆争早独何迟。
晚成霜下真能奈,静寄篱根不自卑。
聊补一年秋淡薄,追嫌九日事参差。
老夫谢酒缘多病,醒咏还如落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