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闻箫

纱窗徙倚倍无聊,香烬熏炉懒更烧。

一缕箫声何处弄,隔帘微雨湿芭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雨夜闻箫》由明代女诗人叶小鸾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夜中听箫的凄美画面。

首句“纱窗徙倚倍无聊”,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无奈的情绪。纱窗前,诗人独自倚立,面对着窗外的雨景,内心满是无尽的空虚与寂寞。这里的“徙倚”二字,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动作与心理状态,表现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感。

次句“香烬熏炉懒更烧”,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原本用来驱散寒意与增添情调的香炉,此刻却懒得再点燃,香烟的消逝象征着情感的冷却与内心的疲惫。这一细节处理,细腻而深刻,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冷漠与疏离。

第三句“一缕箫声何处弄”,将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引入了箫声这一意象。这缕悠扬的箫声仿佛来自遥远的地方,给寂静的雨夜带来了一丝不同寻常的韵律。箫声的出现,不仅打破了雨夜的沉寂,也触动了诗人的心弦,引发了一系列的情感波动。

最后一句“隔帘微雨湿芭蕉”,以雨打芭蕉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增强了画面的意境。雨滴落在芭蕉叶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与远处的箫声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动人的雨夜图景。同时,芭蕉叶上的雨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被外界的箫声所触动,逐渐湿润并释放出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雨夜时的孤独、寂寞以及对远方箫声的敏感与共鸣,表达了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叶小鸾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创造出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令人回味无穷。

收录诗词(104)

叶小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瑶期,文学家叶绍袁、沈宜修幼女。貌姣好,工诗,善围棋及琴,又能画,绘山水及落花飞碟,皆有韵致,将嫁而卒,有集名《返生香》

  • 字:琼章
  • 籍贯:吴江(今属江苏苏州)
  • 生卒年:1616~1632

相关古诗词

春晓太平公主小楼闻吟双管

主家天上凤楼人,传得仙音到客新。

未省落梅和折柳,风吹散作万家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王都事家听周子奇吹笙

隔水吹笙引凤鸣,十三声外柳风清。

风流自有王子晋,留取清樽吸月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江村

残阳在木末,远鸟下孤屿。

渔舟归未归,吹笛芙蓉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剪雨裁云一节秋,落梅杨柳曲中留。

尊前暂借慇勤看,明月曾闻向陇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