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莲字

浅术方观海,深恩忽见天。

学开丹殿籍,名与石渠贤。

良辅膺休命,微生谬采甄。

春馀仍哢鸟,夏近未舒莲。

笺札来宸禁,衣冠集诏筵。

史臣知醉德,欲记升中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刚刚开始探索海洋般的知识,深厚的恩惠突然显现如天空一般。
在修习学问的道路上,我有幸列入丹殿学者之列,与石渠阁的贤者同名。
优秀的辅佐者蒙受吉祥的任命,我这平凡之人却得到了过分的赞赏。
春天过后,鸟儿依然鸣叫,夏天临近,莲花还未完全展开。
书信从皇宫传来,文人士大夫聚集在皇帝的宴席上。
史官深知我的醉心于德行,想要记录下我这段升迁的岁月。

注释

浅术:初步的学术研究。
方观海:刚开始探索海洋般深广的知识。
深恩:深厚的恩惠。
忽见天:突然像看见天空一样清晰。
丹殿籍:丹殿学者的身份。
石渠贤:石渠阁的杰出学者。
良辅:优秀的辅佐者。
膺:承受。
休命:吉祥的任命。
谬采甄:过分的赞赏,自谦之词。
哢鸟:鸟儿鸣叫。
舒莲:莲花盛开。
笺札:书信。
宸禁:皇宫。
衣冠:文人士大夫。
诏筵:皇帝的宴席。
醉德:醉心于德行。
升中年:升迁的岁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冬曦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时所作,颂扬张说的学问与品德。诗中“浅术方观海”意指广博的学识如同海洋一般深不可测;“深恩忽见天”则是说深厚的恩泽如同苍天一般显现。"学开丹殿籍"表明张说的学问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名与石渠贤"则将其誉为石渠(古代九流之一)之贤,形象地表达了对张说才华和品行的高度评价。

"良辅膺休命"指的是张说作为良好的辅佐,为国君提供安稳的福祉;“微生谬采甄”则是说他的美德虽然微小,但如同珍贵的宝石一样被人们所重视。"春馀仍哢鸟"和"夏近未舒莲"描绘了季节变换中自然界的景象,寓意着张说的学问与品行随时而发,如同春天里不断有鸟鸣叫、夏日里荷花尚未盛开。

“笺札来宸禁”表明张说所作的文书被送入宫中;"衣冠集诏筵"则是说他的名声与文章如同朝廷中的重要命令一样,受到尊重。最后,“史臣知醉德”意指史官了解并记载了张说的美好品德,而“欲记升中年”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的品德传颂于后世,直至中年的时间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品行学问的赞扬,展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和文化追求。

收录诗词(18)

赵冬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酬燕公见归田赋垂赠之作

穷鸟婴笼缀,孤飞任播迁。

鹪鹩王佐用,复此挫冲天。

楚云何掩郁,湘水亦回邅。

怀哉愧木雁,忽尔枉兰荃。

愈疾同枚叔,销忧比仲宣。

归途书可畏,弱操石犹坚。

覆载虽云广,涔阳直块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三门赋附歌

甲负石兮空自奇,客乘查兮何远为。

君不见虚舟之泛泛,浩浩乘流而不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燕公别灉湖

南湖美泉石,君子玩幽奇。

湾澳陪临泛,岩峿共践窥。

秋风赪桂竦,春景绿杨垂。

郢路委分竹,湘滨拥去麾。

枉帆怀胜赏,留景惜差池。

水木且不弃,情由良可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奉和张燕公早霁南楼

方曙跻南楼,凭轩肆遐瞩。

物华荡暄气,春景媚晴旭。

川霁湘山孤,林芳楚郊缛。

列岩重叠翠,远岸逶迤绿。

风帆摩天垠,鱼艇散弯曲。

鸿归鹤舞送,猿叫莺声续。

群动皆熙熙,噫予独羁束。

常钦才子意,忌鵩伤蜷局。

雅尚骚人文,怀沙何迫促。

未知二贤意,去矣从所欲。

形式: 古风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