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尉首夏偶书见寄

蹭蹬瓜期失,山城独滞留。

驰驱更万态,寒暑过三周。

底里繇前固,堤崖懒外修。

仅能违吐茹,岂谓足阳秋。

所幸偷安佚,兹心在讨求。

门阑方事隙,园落见春休。

秀色孤花载,晴光隘叶浮。

池鱼行有队,林鸟语多羞。

芦笋青簪短,丁香翠幄稠。

藏身咍野茧,努角笑蜗牛。

庭拥芭蕉扇,墙披薜荔裘。

清风如远俗,危坐自忘忧。

目极山兼水,云飞越与瓯。

官曹虽鞅掌,野兴易牵钩。

缿绝侵疆讼,阍无覆刺投。

优閒为佐局,邂逅得吾流。

酒薄犹思共,诗成罔不酬。

肺怀非异致,议论讵相矛。

受代何辞晚,谋欢且自由。

他时遂暌阻,徒尔念英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山城,夏日独居的闲适生活。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蹭蹬瓜期失,山城独滞留”,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处境——在瓜熟季节错过,独自滞留在山城之中。这种孤独与失落的情绪,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接着,“驰驱更万态,寒暑过三周”两句,描述了时间的流逝,以及诗人在这段时间内的各种活动,既表现了生活的忙碌,也暗示了内心的空虚。

“底里繇前固,堤崖懒外修”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无奈与淡然。这里的“底里繇前固”可能暗指内心深处的坚持与不变,而“堤崖懒外修”则可能是对外界事物的疏离与淡漠。

“仅能违吐茹,岂谓足阳秋”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虽然能够勉强维持,但并不满足于现状,渴望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如“秀色孤花载,晴光隘叶浮”,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池鱼行有队,林鸟语多羞”两句,通过动物的行为,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变化。

后半部分,诗人继续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细节,如“芦笋青簪短,丁香翠幄稠”,以及“庭拥芭蕉扇,墙披薜荔裘”,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感受。

最后,“清风如远俗,危坐自忘忧”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之美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自我内心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在忙碌与孤独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在自然与内心的对话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与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游金柱观瀑泉

源高云表许谁穷,飞出岩前百丈雄。

岂是山神作灵怪,解将烟雨变晴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和伯英再赋

行踪隐怪少人知,非是山僧别有机。

漏泄一朝逢地主,逢迎终不似前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同朱尉游普宁僧舍

名区日事出南城,来扣禅关万虑平。

强作优閒羞宓子,自成清淡爱梅生。

棋敲玉局林莺窜,诗落苔笺山鬼惊。

却说去年违此约,老僧应解管宫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初夏雨中

撇然春去浃旬馀,积雨乘阴气节殊。

旷野石泉飞白练,虚庭檐溜激明珠。

茧因寒晚群情病,麦候晴收万室须。

空解登楼伺云色,爱民拙令愧偷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