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寿晁帅七十

画戟如霜,绮疏如水,篆香渐微。

向莺花多处,青山衮衮,鹭凫散后,落屑霏霏。

曾是鸾台金马客,一场梦觉来人事非。

多少话,付无心云叶,自在闲飞。

想看燕鸿易感,□几度春往秋又归。

见黄馀露点,东坡菊赋,清传雪片,处士梅诗。

向此年年开寿斝,算今古人生七十稀。

歌啸外,作皇朝遗老,名字辉辉。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退隐后闲适自得的生活景象。开篇“画戟如霜,绮疏如水”形容的是庭院中的景致,画戟(古代用来装饰或标志的戟)上的霜和花间的细小裂隙都像是被轻柔地覆盖着,表现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接下来的“篆香渐微”则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幽香,这些景物描写共同营造了一个既幽静又不失生机的环境。

诗人随后提到“向莺花多处,青山衮衮”,通过对莺花和青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生活场所是与自然紧密相连的。莺花在这里象征着文雅与高洁,而“青山衮衮”则增添了一种深远和悠长之感。

接下来,“鹭凫散后,落屑霏霏”,诗人通过对鸟类(鹭凫)飞散后的场景,以及轻轻飘落的树叶来表达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情怀。这里的“落屑”可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诗中的“曾是鸾台金马客,一场梦觉来人事非”,则是诗人对往昔生活的一种反思与总结。鸾台金马指的是古代的高官显贵,诗人曾经身处其间,但如今看来却如同一场梦幻。而“人事非”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无常的感慨。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多少话,付无心云叶,自在闲飞”,诗人似乎已经放下了往日的繁华与喧嚣,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界的无心之物——云叶,并且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想看燕鸿易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的感怀和对往事的回忆。燕鸿指的是历史上的名士或才子,他们的情感容易被触动,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他所仰慕的历史人物。

最后,通过提及“黄馀露点,东坡菊赋,清传雪片,处士梅诗”,诗人展现了对前代文人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的文学追求。这些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著名意象和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于高洁、清新以及坚守品格的向往。

在诗歌的尾声,“向此年年开寿斝,算今古人生七十稀”中,诗人的心境转为对长寿的庆祝与感慨。这里提到“今古人生七十稀”,可能是指自己或被祝寿之人已经达到七十岁的高龄,这在古代是非常难得的。

最后,“歌啸外,作皇朝遗老,名字辉辉”则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定位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诗人似乎已经将自己置于历史长河中,成为了一位留下美好名字的“皇朝遗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往昔生活与文学传统的回顾,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闲适的精神状态。

收录诗词(21)

刘光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一四二年至一二二二年]字德修。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八十一岁,登进士第。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

  • 籍贯:简州阳安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一)春思

小院回廊春寂寂,晚来独自闲行。

画帘东畔碧云生。也知无雨,空滴枕边声。

一簇小桃开又落,低头拾取红英。

东风相送忘相迎。梨花寒食,到得锦宫城。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自咏

我似万山千里外,悠然一片归云。

宫衔犹自带云云。谁知前进士,已是故将军。

闲坐闲行闲饮酒,闲拈闲字闲文。

诸公留我笑纷纷。一枝簪宝髻,六幅舞罗裙。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昭君怨.别恨

人在醉乡居住。记得旧曾来去。疏雨听芭蕉。

梦魂遥。惆怅柳烟何处。目送落霞江浦。

明夜月当楼。照人愁。

形式: 词牌: 昭君怨

洞仙歌.荷花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

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