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歌七首(其一)

骛舲驰桂浦,息棹偃椒潭。

箫弄澄湘北,菱歌清汉南。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翻译

船儿在桂花飘香的江边疾行,停桨歇息在长满椒树的水湾。
北面湘江上悠扬的箫声缭绕,南边汉水旁菱角歌声清澈婉转。

注释

骛舲:迅速行驶的小船。
驰:快速行进。
桂浦:长有桂花的江岸,此处泛指风景优美的水边。
息棹:停止划桨,比喻休息。
偃:停放,此指船停泊。
椒潭:长满椒树的水潭。
箫弄:吹奏箫曲。
澄湘北:澄清的湘江之北,澄湘也可理解为使湘江澄清,形容箫声清越。
菱歌:采菱人所唱的歌,此处泛指江南水乡的民歌。
清汉南:清澈的汉水之南,形容歌声清脆悦耳。

鉴赏

这首诗是鲍照的《采菱歌》七首中的第一首,创作于南北朝时期。这段诗描绘了农妇在水边采摘菱角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骛舲驰桂浦”和“息棹偃椒潭”,诗人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生动的画面,其中水波荡漾,船只在水上轻快地滑行,人们在岸边休息,树木倒映在水中。

接下来的“箫弄澄湘北”和“菱歌清汉南”,则通过对声音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采菱时的悠扬乐音和欢快歌声。其中,“箫”是一种古代的吹奏乐器,诗中提到的“箫弄”传递出一种淡远而悠扬的声音,带有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菱歌”则是采菱时农妇们高声歌唱的场景,充满了生命力和欢愉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细节的精心刻画,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采菱歌七首(其六)

缄叹凌珠渊,收慨上金堤。

春芳行歇落,是人方未齐。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采菱歌七首(其五)

烟曀越嶂深,箭迅楚江急。

空抱琴中悲,徒望近关泣。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采菱歌七首(其二)

弭榜搴蕙荑,停唱纫薰若。

含伤拾泉花,萦念采云萼。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临川王服竟还田里诗

送旧礼有终,事君惭懦薄。

税驾罢朝衣,归志愿巢壑。

寻思邈无报,退命愧天爵。

舍耨将十龄,还得守场藿。

道经盈竹笥,农书满尘阁。

怆怆秋风生,戚戚寒纬作。

丰雾粲草华,高月丽云崿。

屏迹勤躬稼,衰疾倚芝药。

顾此谢人群,岂直止商洛。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