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友人水竹居

读书耽僻处,不问世升沉。

染翰临池水,高风寄竹林。

槛浮清涨月,窗落晚秋阴。

自是云霄客,毋怀萝薜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友人在水边竹林中读书的生活场景,充满了隐逸之风和超然物外的情趣。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人远离尘嚣、沉浸于自然与书卷之间的宁静生活。

首句“读书耽僻处,不问世升沉”,开篇即点明了友人的生活方式——在偏僻之地专心读书,不关心世事的起伏变化。这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体现了对知识的纯粹追求和对物质世界的淡泊。

接着,“染翰临池水,高风寄竹林”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读书的环境。他以池水为墨,竹林为伴,这样的场景不仅富有诗意,也暗示了友人高洁的人格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倾向。

“槛浮清涨月,窗落晚秋阴”则通过景物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月光洒在栏杆上,仿佛与清波共舞;晚秋的阴云笼罩窗户,增添了几分深沉与幽远。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映射出友人内心世界的深邃与丰富。

最后,“自是云霄客,毋怀萝薜心”两句,表达了友人虽身处凡尘,但心志高远,如同云中之客,不为世间琐事所累。他没有世俗的牵绊,保持着纯净的心灵,向往着更高远的精神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读书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形象,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赞美和向往。

收录诗词(12)

秦延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携友登凭虚阁

携手凌飞阁,相将意气同。

山腰犹带雪,柳眼已含风。

身世浮云外,江湖宿雾中。

自能消寂寞,何必叹飘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吴丈归梁溪

故山不可即,远望慰离群。

末路谁知己,临岐更送君。

归心千树雨,秋兴五湖云。

好待东篱下,黄花醉夕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沈水部叔永招饮

匣中孤剑夜光寒,邂逅多君国士看。

才子自来夸水部,知交还拟似王丹。

明光对后香犹满,长乐钟疏酒未阑。

莫怪狂生艰罄折,漂沦久已礼文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元夕观灯时积雪未消

雪压山城半未消,千家火树接青霄。

先春已夺花丛艳,彻夜能添月色娇。

绮陌宝鞍公子骑,朱楼玉管丽人箫。

欢游欲尽吹残角,更赏瑶华卜岁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