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舟次东山忆西湖旧游

记澄湖抱练,画舫参差,闹花时节。

油壁鸣堤,有障萦屏列。

燕草香融,鸦条香浅,似渭城烟雪。

急管斜阳,卫娘葱茜,带围寒怯。

苏小闲情,绿杨如织,阑槛东边,好山千叠。

料得如今,也翠销红歇。

何限繁华,春来都付与,数声啼鴂。

谩怆羁魂,扁舟买醉,谢公明月。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翻译

忆起澄湖如洁白的练带,装饰着画舫错落,正是繁花盛开的季节。
车窗香气四溢,堤岸上车辆穿梭,如同屏障般排列。
燕草香气浓郁,乌鸦枝头香气淡雅,仿佛渭城的烟雨雪花。
夕阳下急促的笛声,像卫娘的歌声般清脆,寒意让衣带显得更紧。
苏小小的闲适心情,绿杨如丝如缕,东边栏杆旁,层层叠叠的青山映入眼帘。
想来如今,那里的美景也已褪去红绿,只剩下一片寂静。
无限的繁华已成过往,春天的美丽都交付给了几声杜鹃啼叫。
空自感伤,我在这孤舟中买醉,对着谢公赏月的明月。

注释

澄湖:清澈的湖水。
抱练:形容湖水如洁白的丝绸。
画舫:装饰华丽的游船。
燕草:北方的一种草,此处指春天的草木。
卫娘:古代美女的名字,此处代指美妙的歌声。
阑槛:栏杆。
啼鴂:杜鹃鸟,叫声凄凉。
羁魂:飘泊在外的灵魂。
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以其赏月而闻名。
明月:明亮的月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图。诗人通过对澄湖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记澄湖抱练,画舫参差,闹花时节"中的“抱练”指的是湖畔曲折的岸线,而“画舫参差”则形象地表达了湖上游船错落有致的美丽景象。"闹花时节"暗示了春天花开的季节,诗人正是在这样的时光中追忆西湖旧游。

"油壁鸣堤,有障萦屏列"中的“油壁”可能指的是涂有油彩的船只,“鸣堤”则是水鸟在堤岸间啼叫的声音。"有障萦屏列"形容了湖边的花开得像屏风一样,既美丽又有些许遮掩。

接下来的"燕草香融,鸦条香浅,似渭城烟雪"一句,通过对比燕麦和鸦行(一种植物)的清新气息,以及它们与渭城春天烟雾般的美丽景致相互映衬,使人仿佛能闻到那淡雅的花草香。

"急管斜阳,卫娘葱茜,带围寒怯"中“急管”可能是指竹林间风吹过时的声响,“斜阳”则是春日斜射的阳光。"卫娘葱茜"形容了树木在春天的生机,而“带围寒怯”则表现了一种即将消散的春寒。

"苏小闲情,绿杨如织,阑槛东边,好山千叠"一句中,“苏小闲情”可能是指诗人对苏轼(苏东坡)的怀念之情,以及他闲适的情操。"绿杨如织"形容了杨柳茂盛如同织网,而“阑槛东边,好山千叠”则展现了一片层叠起伏的美丽山峦。

"料得如今, 也翠销红歇"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景色的欣赏以及对往昔繁华盛景已渐渐消逝的感慨。

最后,“何限繁华,春来都付与,数声啼鴂。谩怆羁魂,扁舟买醉,谢公明月”中,“何限繁华”是对往昔繁华景象的一种无奈感叹,而“春来都付与”则是一种释然接受的态度。"数声啼鴂"描绘了春夜鸟鸣的景象,"谩怆羁魂"表达了诗人被美景牵绊的心情,“扁舟买醉”则是对饮酒忘忧的渴望。"谢公明月"可能是在感激月光如洗,为自己的沉浸于旧游之中提供了一种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寻,以及在面对流逝时光时所表现出的豁达心态。

收录诗词(45)

张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有《沁园春》(今泽先生)词,自序云:“矛顷游庐山,爱之,归结屋马蹄山中,以庐山书堂为扁,包日庵作记,见称庐山道人,盖援涪翁山谷例。黄叔豹谓矛居鄱,不应舍近求远,为更多东泽。黄鲁庵诗帖往来,于东泽下加以诗仙二字。近与冯可迁遇于京师,又能节文,自是诗盟遂以为定号。有词作《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等

  • 字:宗瑞
  • 号:矛东仙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相关古诗词

霜天晓角.日暮

暮天云阔。懒泛琴三叠。

恰有梅花相伴,窗儿上、一枝月。忆别。恁时节。

吟情谁共说。敧枕偶成清梦,画角晓、更愁绝。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洞仙歌.游大涤赋

花泥絮浪,殢春怀如酒。书卷炉熏梦清昼。

唤玉京稳携手松乔,飞光里,笑傲白云林岫。

仙人犹狡狯,洒雪吹冰,声落星河翠蛟走。

问箬下留丹,别已千年,华表鹤、亦归来否。

有洞口、桃花识刘郎,共一笑相迎,朱颜如旧。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清隐院

古寺深山里,高亭万木丛。

归云度疏牖,绣岭倚晴空。

涧草连阶绿,岩花照槛红。

纵非尘世外,无异画图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踏莎行

凤髻堆鸦,香酥莹腻。雨中花占街前地。

弓鞋湿透立多时,无人为问深深意。

眉上新愁,手中文字。如何不倩鳞鸿去。

想伊只诉薄情人,官中不管闲公事。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