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扩为悼念懿节皇后所作的挽歌之一,具体为第四首。诗中通过对懿节皇后的追忆与赞颂,表达了对她的深切哀思和崇敬之情。
首句“公桑分妇职”,以“公桑”象征国家大事,而“妇职”则指后宫之责,表明懿节皇后不仅在后宫尽心尽力,还参与了国家的政务,展现了她非凡的才能与贡献。
“春种劭农耕”一句,以春天播种、农事繁忙的景象,比喻懿节皇后在国家治理中的辛勤工作,强调了她在推动农业生产、保障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不到升平日,终乖辅佐情”表达了懿节皇后未能亲眼见证国家繁荣昌盛的遗憾,以及她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无私奉献的精神。
“烝尝开别庙,谥诔纪徽名”两句,说明懿节皇后去世后,国家为其开设了专门的祭祀庙宇,并给予了极高的荣誉和谥号,以表彰她的功绩。
“悽怆鸿沟路,空馀万岁声”则通过描绘懿节皇后逝世后,人们在鸿沟路上的哀伤场景,以及后世对她的怀念,进一步强化了对懿节皇后逝世的悲痛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她的永恒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懿节皇后生前贡献的肯定,也是对她逝世后影响的长久纪念,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逝者崇高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