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无名氏所作的《荆州鬼语》,以“苦也苦”开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氛围。诗人通过反复咏叹“几时泥到襄阳府”和“几时泥到成都府”,表达了对命运不公、人生艰辛的深刻感慨。
“苦也苦,几时泥到襄阳府。”这句话中,“襄阳府”与“成都府”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域,象征着人生的两个极端或两种不同境遇。诗人在这里使用“泥”字,形象地描绘出人在艰难困苦中挣扎前行的状态,仿佛在泥泞中跋涉,每一步都异常艰难。通过“几时”一词,诗人将时间的不确定性和等待的漫长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命运的捉弄。
“苦也苦,几时泥到成都府。”成都府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被赋予繁荣、富庶的象征,与“襄阳府”的艰苦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这里再次强调“苦”,不仅指物质上的贫困,更深层地触及心灵的痛苦与挣扎。这种反复咏叹,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普遍人性中面对困境时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荆州鬼语》通过简短而富有张力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苦难的深刻体悟和对人性坚韧的赞美。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哲学思考,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命运与自由的深层次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