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朱朴的《丰山孝子徐览割股救母因赠》描绘了一位深具孝心的儿子徐览,他在母亲生命垂危之际,以壮烈的行为割股疗母,展现了对母亲无私的爱和对孝道的坚守。"儿股伤残母命存"直接叙述了这一感人场景,体现了徐览的牺牲精神。"神功亦为感慈恩"表达了对徐览行为的赞美,认为他的举动连神灵也为之感动。
"悬知今日丰山里,不愧当年孝隐村",诗人想象在丰山这个村庄,徐览的孝行将永远被铭记,他的美德足以证明孝隐村的传统得以延续。"清誉只应敦薄俗"进一步强调徐览的高尚声誉对于淳朴民风的积极影响。
"上书谁与乞旌门"暗示徐览可能通过上书朝廷请求表彰,但诗中更看重的是他的行为本身带来的社会影响,而非外在的荣誉。最后,"由来此道无他报,会见传芳到子孙",诗人认为孝道的回报在于其精神的传承,徐览的孝行将会世代流传,成为子孙后代学习的榜样。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徐览的孝行,同时也寓含了对传统美德的弘扬和对社会风气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