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括苍山成德隐玄洞天

洞天在何许,乃近在人间。

神仙亦人耳,仙成厌尘寰。

冥冥隐玄洞,峨峨括苍山。

卿云时蓊勃,赤乌昔飞翻。

缅怀葛玄翁,一往不复还。

餐霞弄明月,解缨濯潺湲。

青芝伺时生,绿萝共谁攀。

服食去道远,孤坐亦非丹。

清歌极幼眇,朱书勒孱颜。

千年有白鹤,飞来启玄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赵孟頫的《题括苍山成德隐玄洞天》描绘了对神仙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洞天仙境的神秘与美好。

首句“洞天在何许,乃近在人间”开篇即提出疑问,洞天仙境究竟在哪里?紧接着回答“乃近在人间”,暗示仙境并非遥不可及,就在我们身边。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神仙亦人耳,仙成厌尘寰”两句,点明神仙也是普通人,只是他们通过修炼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厌倦了世俗的生活。这既是对神仙形象的刻画,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冥冥隐玄洞,峨峨括苍山”描绘了洞天所在的具体地点——括苍山,这里环境幽静,远离尘嚣,是理想的修行之地。通过“冥冥”与“峨峨”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壮丽的氛围。

“卿云时蓊勃,赤乌昔飞翻”进一步渲染了洞天的景象,卿云(彩云)常现,赤乌飞翔,这些自然现象被视为祥瑞之兆,增添了仙境的神圣感。

“缅怀葛玄翁,一往不复还”提到葛玄,这位道教的著名人物,表达了对古代高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无法回到过去、实现理想状态的感慨。

“餐霞弄明月,解缨濯潺湲”描绘了神仙们的生活情景,他们餐霞饮露,与明月为伴,解下束缚,洗涤心灵,过着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充满了诗意,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青芝伺时生,绿萝共谁攀”则以青芝和绿萝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与生机,同时也暗含着对追求理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的思考。

“服食去道远,孤坐亦非丹”指出通过服食仙药求道并非易事,孤独地坐着也不能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强调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复杂。

“清歌极幼眇,朱书勒孱颜”描述了神仙们清雅的歌声和刻写在石壁上的文字,这些细节进一步丰富了仙境的氛围,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千年有白鹤,飞来启玄关”最后以白鹤的出现作为结束,预示着洞天的神秘与不凡,白鹤的到来仿佛开启了通往仙境的大门,给人以无限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洞天仙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与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549)

赵孟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字:子昂
  • 号:松雪
  • 籍贯:松雪道
  • 生卒年:1254—1322

相关古诗词

题先天观

对此山水咏,使人尘虑销。

况兹构真馆,燕坐远烦嚣。

青林荫户牖,素云冠山椒。

松风和涧泉,杂佩响琼瑶。

焚香玉女降,长斋百灵朝。

仙道本不远,清都亦非遥。

自嗟衰莫年,颇费猿鹤招。

安得生羽翰,从子以消摇。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周南翁悠然阁

青山与高人,一见如有约。

悠然相莫逆,无语心自乐。

凌虚步丹梯,揽秀有高阁。

应同九皋鹤,翱翔在寥廓。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夏日即事呈六兄

下帘却畏日,开轩纳清风。

虽无政事关,亦见好恶公。

此心如白璧,聊与世容容。

有兄远方来,一笑杯酒同。

我虽不解饮,预恐尊中空。

呼儿更往沽,勿使欢意穷。

形式: 古风

送谢伯琰

纂纂枣实繁,嘒嘒蝉声稠。

炎暑尚尔炽,西风犹未秋。

怜子触热行,不惮道里脩。

栈阁天下险,锦城西南陬。

过家因上冢,圣恩贲林丘。

鞍马虽驱驰,於义不可留。

子村瑚琏器,用世美且周。

明时方任贤,驿程难久游。

去去早言还,庶解离别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