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三首(其一)独倚楼

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

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

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翻译

在东城门,门外绿柳依依,每次送别都让纤细的手指感到烦恼。
一片叶子落下,经历了多次秋天,我独自在江南的高楼凭栏远眺。
弯曲的栏杆边,我长久地站立,傍晚时分更是令人忍不住频频挠头。
无尽的遗憾,满心的闲愁,仿佛要蔓延到天边的尽头。

注释

东门:城市东门。
门外柳:门外的柳树,象征离别。
纤手:形容女子的手指纤细。
一叶落:秋季落叶的象征,暗示时光流逝。
江南:泛指江南地区,可能有特定地理或情感上的含义。
阑干:栏杆,这里指楼阁的扶手。
凝伫:长时间专注站立。
薄暮:傍晚时分。
搔首:用手抓头,表示焦虑或思考。
无际恨:无尽的遗憾。
闲愁:闲散而无法排遣的愁绪。
侵寻:逐渐侵入,这里指愁绪漫延。
天尽头:天边,象征远方或极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贺铸的《更漏子·三首》中的第一首,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场景。上东门,门外的柳树常被用来寄托离别的哀思,"赠别每烦纤手"一句,暗示了女子在送别之际的柔情与不舍。随着季节变换,"一叶落,几番秋",暗示时光流转,秋意渐浓,而江南的主人公独自倚楼,遥望远方,内心充满孤独和期待。

"曲阑干,凝伫久"描绘了她长久地倚靠在曲折的栏杆上,深情凝视,直至黄昏时刻。"薄暮更堪搔首"进一步刻画了她的愁绪,傍晚的寂静和迷茫让她更加难以排解心中的忧虑。最后,"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表达了她对未来的无尽担忧和思念,仿佛这愁绪能延伸到天边,无尽无涯。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后女子的孤独与愁绪,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宋词婉约派的特色。

收录诗词(875)

贺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

  • 字:方回
  • 号:庆湖遗老
  •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 生卒年:1052~1125

相关古诗词

减字浣溪沙七首(其四)杨柳陌

兴庆宫池整月开。□□□□缕金鞋。

后庭芳草绿缘阶。

祓禊归□杨柳陌,□□□落凤凰钗。

细风抛絮入人怀。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诉衷情令三首(其三)步花间

凭陵残醉步花间。风绰佩珊珊。

踏青解红人散,不耐日长闲。纤手指,小金环。

拥云鬟。一声水调,两点春愁,先占眉山。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太平时七首(其三)花幕暗

绿绮新声隔坐闻。认殷勤。尊前为舞郁金裙。

酒微醺。月转参横花幕暗,夜初分。

阳台拼作不归云。任郎嗔。

形式: 词牌: 添声杨柳枝

武陵春.花想容

南国佳人推阿秀,歌醉几相逢。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未抵情浓。津亭回首青楼远,帘箔更重重。

今夜扁舟泪不供。犹听隔江钟。

形式: 词牌: 武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