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贼疑拾葚异,母怪弃薪还。
雷震辄圜墓,火飞因伏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孝子蔡顺的故事,通过细节展现了他的孝行。"贼疑拾葚异"暗示蔡顺在战乱时期捡拾桑葚的行为让盗贼感到惊奇,可能因为这种行为与寻常不同,显示出他的坚韧和对母亲的孝心。"母怪弃薪还"则描述了母亲对于他放弃拾薪而回家的疑惑,可能是因为她不明白为何儿子突然改变行为。
后两句"雷震辄圜墓,火飞因伏棺"进一步深化主题,当雷电轰鸣时,蔡顺会立即围绕母亲的坟墓祈祷,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怀念;而火灾发生时,他宁愿自己遭受危险也要保护母亲的棺木,体现出他对母亲的无尽忠诚和牺牲精神。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孝子的形象,赞美了蔡顺的孝道和无私。
不详
不早知此体,元来托大人。
低头拜县吏,谁拟霍将军。
曾闻豺祭兽,还见獭陈鱼。
人苟不知祭,能如豺獭无。
似有人传讣,来从榛莽中。
叩头至流血,垂泣有哀容。
共母一屋下,宁知屋欲然。
不须讥寡智,相哺政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