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四威仪(其三)

坐,却被蒲团先识破。松作声,元是微风过。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鉴赏

这首诗《天童四威仪(其三)》由宋代僧人释月涧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禅宗修行的生动画面。

“坐”,诗人以一个简单的动词开始,却蕴含了深邃的禅意。这里的“坐”不仅仅是身体的姿势,更是心灵的静默与专注。然而,禅者的心境却仿佛被“蒲团”识破,这里的“识破”并非贬义,而是指心灵与外在形式的契合,即禅者的心境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统一。

接着,“松作声,元是微风过。”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松树的声音归因于微风的轻拂。在禅宗的世界里,一切现象都被赋予了生命和意义,自然界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为悟道的契机。这里通过松声与微风的关联,暗示了禅者对宇宙万物细微变化的敏感与洞察,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坐”与“蒲团”的互动、“松声”与“微风”的联系,展现了禅者在日常生活中对自我、环境及宇宙间微妙关系的体悟与融合。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禅宗的精髓——在平凡中见不凡,在静默中体悟真理。

收录诗词(243)

释月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童四威仪(其四)

卧,太白一峰枕头大。伸双脚,虚空俱踏破。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仁侍者往浙

痛把山藤手自鞭,衔冤又上浙江船。

东湖佛法无多子,莫打诸方肋下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送屷侍者见雪岩

仰山作梦梦未醒,噡语如今转更乔。

识得渠侬穷伎俩,跨门先倒用藤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送富侍者入京

灼然要敌王公富,挨到无锥卓地时。

万里秋空双眼豁,不知身在御楼西。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