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凤衔杯》是清代词人陆求可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愁苦与挣扎。
开篇“昼掩重门愁自语”,以“昼掩重门”营造出一种封闭、压抑的氛围,主人公独自在家,内心满是愁绪,只能对着自己倾诉。“前春不似今春苦”,对比往昔与现在,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不满。接下来“任隐几凭栏,支离憔悴浑难住”,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孤独与疲惫,即使倚靠在栏杆上,也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
“看病骨、如风絮”,将病态的身体比作风中的柳絮,形象地表现了身体的虚弱与无力。“断肠天,销魂雨”,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凄凉哀伤的气氛,仿佛连天空和雨水都在为他的愁苦而哭泣。“甚无端、恼人情绪”,直抒胸臆,表达对这种莫名愁绪的无奈与烦躁。
最后,“纵柳下花前,一时没个安排处”,即便是在美景之中,也找不到一丝安慰或解脱。“向梦里、寻欢去”,则是主人公试图逃避现实,寻找心灵慰藉的一种方式,但即使是梦中,也无法真正摆脱愁苦。
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生动,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无奈,展现了清代文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独特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