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火令.梅信不来,申之以怨

水闭凉虹国,山藏小凤家。银河飘泊古来槎。

望断瑶天铢佩,姑射在金沙。

有约曾凭月,相思便寄花。江南可也一枝斜。

因甚前盟,因甚不关他。

因甚梦衾香雾,今夜又寒些。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画面,以清凉的仙境和神话元素为背景,展现了词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水闭凉虹国,山藏小凤家",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水与虹、山与凤相结合,创造出一个虚幻而迷人的世界,暗示着主人公心中的理想之地或意中人的居所。

"银河飘泊古来槎",借银河中的木筏(槎)寓言时空流转,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之人的期盼与等待,如同银河中的舟行者般孤独而执着。"望断瑶天铢佩,姑射在金沙",瑶天是仙界,铢佩是仙女的饰品,姑射则是传说中的美女,这里借以寄托对美好理想的追寻和对未实现的爱慕。

"有约曾凭月,相思便寄花",通过月光和花朵传递情感,表达词人与对方曾经的约定以及此刻的相思之情。"江南可也一枝斜",借江南梅花的疏影横斜,寓意着词人对心上人的思念如梅香般萦绕心头。

最后两句"因甚前盟,因甚不关他。因甚梦衾香雾,今夜又寒些",词人质问命运,为何前定的盟约未能兑现,为何这份相思只关乎自己,为何梦中仍有寒意,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体现了易顺鼎词作的独特风格。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余与张紫帆、蒋次香倡岁寒三友社于容园,喝月敲花,竟无其四。二君双倚此调见和怨梅之作,率循原韵,以为继声

历遍天西,除他月外,算来只此三人。

隔水高楼,吟声暗访花魂。

紫箫吹冻蛮江雪,瘦仙才唱不成春。

又轻将半幅乌阑,换了苏辛。

红冰湿透梅边泪,奈清愁有伴,绝艳无姻。

画里孤山,荒凉一片苔皴。

遥香入梦邀同坐,织空帘万感如云。

更依稀素靥珠鬟,冷吊湘君。

形式:

玉烛新.和紫帆感事韵

江南花正落。者一梦迷离,算君先觉。

楼台金粉都无主,说甚钗钿盟约。

干戈影里,何处是飘灯珠箔。

便此日招得春魂,低鬟悄来同酌。

倦游我亦三生,料鹦鹉和他,说人情薄。香名似昨。

才不枉挂在玉儿心角。禅天澹泊。

只悟后圆蒲相托。因甚又提起清愁,回肠断却。

形式:

翠楼吟.鹦母为狸奴惊化,紫帆、次香各以词悼之。即两用元韵,兼为雪衣致谢二君也

胆怯昏黄,身愁冷翠,依然葬花旧处。

断魂飞不远,料还在秋边庭宇。三生何许。

便此后仙尘,听凭伊去。犹留据。

绿衣半角,洗霜吹雨。欲暮。

杨柳楼台,曾唤侬分理,碧云头绪。

画阑无影到,向斜月如闻痴语。华年春树。

甚薄命人间,玉笼难住。君知否。

婵娟有例,一般风絮。

形式:

雨淋铃

层层花外。嫩泥亲割,尺绿松块。

慈悲枉自呼佛,如今不管人间纤芥。

惯妒聪明,细忖者天意堪骇。

凭记取埋玉深深,古怨和苔绣成彩。

沉思错把狸奴怪。便雪衣恁受心经戒。

金笼那知催命,真要算被侬坑害。

万里魂归,还仗关山苦月携带。

倘异日红豆勤抛,或有相逢再。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