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周是修的《昭君怨》以王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深深同情和对和平的向往。首句“一从关塞隔”,描绘了昭君远离故乡,被隔绝在边关的孤独与无奈。"长悬双泪痕"则形象地刻画了她心中无尽的哀愁。
"未晓戎王礼"暗示了她在异域文化中的困惑和不适应,而"堪怀汉主恩"则流露出对汉朝皇帝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接下来两句"风沙无白昼,雨雪又黄昏",通过自然环境的恶劣,进一步渲染了昭君身处的艰难境况,同时也暗含了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何似随阳雁,年年度玉门"作结,表达了对昭君如大雁般渴望回归家园,年复一年地守望玉门关的深深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团圆的期盼。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情解读和对边塞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