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明代圜丘大祀的壮观景象。首句“松柏萧森倚半空,天坛高峙帝城东”以松柏的茂盛和天坛的高耸,营造出庄严神圣的氛围。接着,“宸旒肃穆千官合,卤簿辉煌万国同”描绘了皇帝的庄严仪态与众多官员的整齐排列,以及四方来朝的盛大场面,体现了皇家祭祀的隆重与威严。
“上界清都移碧落,泰阶黄道隐晴虹”两句,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将天界之美与人间祭祀的神圣融为一体,碧落、清都、泰阶、黄道等词语,展现了对宇宙秩序的敬畏与赞美。最后,“相如莫献青鸾赋,不是祈灵太乙宫”则以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了对祭祀活动的庄重态度,暗示这不是普通的祈福仪式,而是对天地神灵的虔诚敬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代皇家祭祀的宏大场面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