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亲戚钱尉入国

正是朔风吹雪初,行縢结束问征途。

不能刺刺对婢子,已是昂昂真丈夫。

常惠旧曾随属国,乌孙今亦病匈奴。

不知汉节归何日,准拟殷勤说汴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正当寒风夹杂着雪花飘落,行装完备踏上征途。
不再琐碎地对女仆说话,我已经展现出真正的男子气概。
常惠曾经跟随使团出使,如今乌孙也正遭受匈奴侵扰。
不知道何时能带着汉节回归,我期待着向京城汴梁详述此行经历。

注释

朔风:寒冷的北风。
行縢:出行时的装备。
结束:完备。
征途:远行的道路。
刺刺:琐碎、啰嗦。
婢子:女仆。
昂昂:威武、有气概。
真丈夫:真正的男子汉。
常惠:历史上的外交官,西汉时期出使乌孙的使者。
属国:附属国或使团。
乌孙:古代西域国家。
病匈奴:遭受匈奴侵扰。
汉节:代表汉朝的使节信物。
归何日:回归的日子。
殷勤:热情、详细。
汴都:北宋时期的京城,即开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冬行旅的艰难与寒冷,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反映了诗人对亲戚离别之情和对国家边疆安危之忧。首句“正是朔风吹雪初”勾勒出严寒的季节背景,“行縢结束问征途”则表明诗人在这恶劣天气中不得不踏上旅程,询问前路的情况。

接着“不能刺刺对婢子,已是昂昂真丈夫”两句,通过婢女的叮咛和丈夫的坚定回应,展示了家庭成员间的关切与支持,同时也透露出丈夫即将踏上征途的决心和勇气。

“常惠旧曾随属国,乌孙今亦病匈奴”两句,诗人提及往昔常惠(古代地区名)的繁荣以及乌孙(古代民族名)受困于匈奴的历史,这些都引出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担忧。

最后,“不知汉节归何日,准拟殷勤说汴都”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戚能顺利返回首都(汴都,即今开封)的期盼,以及对其平安归来的殷切希望。整体上,这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关怀的送别诗,通过对寒冷天气和历史往事的联想,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沉重的心绪。

收录诗词(6)

丁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授崇德县尉,转升州录事参军,后任余杭知县,迁太仆寺簿。端平初年,任四川制置副使兼成都知府。三年(1236)元军逼近成都,时城内兵不足七百人,多次上疏告急,又遣子赴京求援,然援军未至,丁二次出城应战,说:“我职责就是镇守疆土。”终因寡不敌众,被元军包围,中箭身亡。朝廷嘉其忠心,赐光禄大夫、显谟阁学士。后又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赐谥号“恭慰”,并束力令在石埭建立“褒忠祠”

  • 籍贯:南宋石埭(安徽省石台县)
  • 生卒年:1187

相关古诗词

送胡季昭谪象州

一封书奏触天威,万里徒行出帝畿。

始得明时来谠论,岂知薄命堕危机。

身同季弟辞兄去,女抱婴儿伴母归。

风雨潇潇秋又老,雁应不到岭南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满江红.寿江古心母

梅腊宾春,瑞烟满、华堂馥郁。

还又祝、屏垂彩帨,觞称醽醁。

南浦西山开寿域,朱帘画栋调新曲。

庆彩衣、龙节侍慈萱,春长绿。双鹤发,齐眉福。

一麟瑞,如冰玉。看国封重见,五霞凝轴。

王母瑶池鸾凤驭,麻姑金鼎神仙箓。

数从今、椿算到何时,蟠桃熟。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四门九井虽依旧,二虎双鸡已不来。

形式: 押[灰]韵

春日旅中

来时江梅散玉蕊,归去麰麦如人深。

桃花只解逞颜色,唯有垂杨知客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