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鹃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动我愁,二声伤我虑。

三声思逐白云飞,四声梦绕荆花树。

五声落月照疏棂,想见当年弄机杼。

六声泣血溅花枝,恐污阶前兰茁紫。

七八九声不忍闻,起坐无言泪如雨。

忆昔在家未远游,每听鹃声无点愁。

今日身在金陵上,始信鹃声能白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闻鹃》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通过描绘杜鹃鸟的啼鸣,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往日生活的深深怀念与感慨。

首句“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以杜鹃鸟的哀鸣开篇,直接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切的氛围,引人入胜。接下来的几句,“一声动我愁,二声伤我虑”,通过声音的数量递增,逐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忧虑,形象地展现了杜鹃啼鸣对人心灵的触动。

“三声思逐白云飞,四声梦绕荆花树”两句,诗人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寄托于白云与荆花树,通过想象中的场景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向往。接着,“五声落月照疏棂,想见当年弄机杼”,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景象,以及对过去宁静生活的回忆,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六声泣血溅花枝,恐污阶前兰茁紫”两句,杜鹃鸟的啼鸣仿佛变成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泪水与鲜血交织,不仅触目惊心,也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最后,“七八九声不忍闻,起坐无言泪如雨”,诗人终于无法忍受这持续不断的哀鸣,起身坐下,泪水如雨般落下,表达了对杜鹃啼鸣的极度哀伤与无奈。

“忆昔在家未远游,每听鹃声无点愁”,诗人回忆起往日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当听到杜鹃啼鸣并无丝毫愁绪,对比现今身在金陵,始信杜鹃声能使人白头,突显出环境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变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语言质朴而深情,富有感染力。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其七)

虹光流渚日,五马渡江年。

圣质中兴运,天伦位正传。

德隆尊未极,仁与寿难全。

馀庆垂中古,皇家世有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其九)

六龙犹未御,万物巳昭苏。

使处尊崇位,应无冻馁夫。

不知天上乐,还忆世间无。

八极遨游暇,踟蹰顾帝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大行皇帝挽诗

睿哲君天下,恢弘德化新。

宵衣啚治道,侧席致贤臣。

王气金台晓,仁风玉宇春。

忽朝云晏驾,率土泪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谢蜀王抚问赐药六首(其一)

超悟天人际,从容礼法中。

豪端锦江水,麈尾雪山风。

善共东平乐,才看冀北空。

感恩惭独厚,笺疏许频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