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十咏(其五)

远从天竺溯源芳,万古曹溪脉更长。

草木已知津润合,至今山茗亦凝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佛教文化源头的追溯与传承的深刻思考。首句“远从天竺溯源芳”,以“天竺”象征佛教文化的发源地,用“芳”字形容其深远而芬芳的文化影响,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与向往。接着,“万古曹溪脉更长”中的“曹溪”指的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这里用“脉更长”来形容佛教文化传承的悠久与不断延伸,体现了文化血脉的绵延不绝。

“草木已知津润合”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中的草木人格化,形象地描绘出佛教文化如同甘露一般,滋润着万物生灵,使它们在精神上得到滋养和提升。最后,“至今山茗亦凝香”则以“山茗”(山茶)象征佛教文化的影响,即使是在遥远的山间,这种文化的影响依然能够被感受到,其香气(象征着智慧与教义)长久不散,寓意着佛教文化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和持久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佛教文化深远影响的赞美,展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与价值。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华十咏(其六)

由来礼义重华居,毁性穷栖岂乐趋。

堪叹腐儒无定识,尽将衣钵欲消除。

形式: 七言绝句

粤有赠也三贤何子戴子麦子并时显庸才德亦埒六章

粤有三贤,并时之选。顺德纯庵,励行不倦。

澹轩廷尉,宦窭不闷。东轩麦子,中方外婉。

粤是三贤,世辖德管。纯庵筮仕,视士如己。

亦乃涖民,视民如子。乃晋风纪,芟弊振理。

春如涖下,玉如洁己。

澹轩作邑,守身如女,视民如子。

民视澹轩,如父如母。匪予私云,语繇柱史。

廿年仕禄,家栋壁倚。东轩麦子,早端趋轨。

即之玉温,瞻之山峙。临江吉郡,古难化治。

麦子贰治,璧如无訾。粤戴暨何,维侯维藩。

粤麦伊何,司是布泉。

并时才贤,并时茹连,并民所天。

纯庵曰吁,予敢负民。澹轩曰吁,敢不畏天。

东轩曰吁,予不畏民畏于天。渭氏曰吁,其勉旃。

形式: 四言诗

南华十咏(其七)

幽怀小静爱蒲团,睡仆归僧入定观。

夜半塔灯犹不灭,却疑星宿挂檐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南华十咏(其八)

未誇水碓过佣力,却爱溪流适性真。

米熟欠筛元自会,不知千载属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